次又一次的政治斗手段不断地清洗掉——下场基本都是被枪决。而这种清洗甚至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而后来朝鲜对中国的不断“伸手”,给得少就耍无赖的作风,就更不必多说了。
所谓的中日友好靠棒子,在这问题上,林汉由于收受了大和抚子送过来的不少贿赂,所谓“帮亲不帮外”,在这事上,毫无节操的他联合喀秋莎,更是给朝鲜人狂下套子。
于是将林汉将历史上和朝鲜有关的黑历史,向中方上层交待得很清楚。所以当斯大林把皮球踢过来的时,中国方面也变得很头痛。
同样出于政治正确的原因,中方也不得不支持朝共的“请求”。
于是中苏两国最后于1948年三月,和日本方面就朝鲜问题开始了“漫长”的谈判。
大和抚子和林汉、汉娜一样,都是实用主义者。她学苏联和中国进行“革命”,只是为了将财富从旧财阀手中夺过来,以便收买属于她自己的势力基本盘。而英灵、舰灵本身,就是一个国家民族主义情绪聚集融合的产物,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者而不是什么国际主义者。
大和抚子会同意将台湾归还中国,是因为这是国家利益需要,甚至在加里曼丹岛日占部分问题上也同意做出让步,则是为了收买“父亲”林汉的需要。而朝鲜,日本每年在朝鲜都有大量的殖民利益。现在财富被她从财阀手中收回来了,日本在朝鲜的利益也完全受大和抚子支配,要她将朝鲜交出去,这怎么可能?
对于朝鲜问题,日本方面除了有些“国际主义思想”的部分日共成员同意吐出这块肉外,绝大部分人都是死不松口,这个问题甚至导致日共内也发生了很大的分歧。
社会主义者,在面临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间的矛盾时的立场冲突,在这一刻变得如此鲜明。
日本人采取的态度,是拖字诀,决定用漫长的谈判将这个话题无限制地拖延下去。此外大和抚子得到林汉的指点,开始朝鲜人中寻找代理人,准备将来万一拖不下去时,就推出个傀儡出来“顶事”。
苏联人在这个问题上,骨子里是并不热心的,他们能接受的底线,是将朝鲜一分为二,一部分归朝共,一部分照旧扔给日本去统治——这是喀秋莎依林汉的意思向斯大林出的坏主意,斯大林觉得很对他的胃口。
而后苏联方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方面透露出自己的这层意思。当然,苏联的说法很好听:至少先让朝鲜的同志收回一半的领土,有个立足之地。而苏联的意见和中方的底线也相差无几。
于是,朝鲜半岛象历史上一般,被一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