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北共和国的建立就是保证藏南安全的大战略布局的一部分,但在上层看来和印度次大陆庞大的身躯相比,印北共和国还是太小太弱,如果能把“东北七姐妹”中余下的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也收入囊中,中方在藏南的压力就彻底解决了。当然,中方的底线也仅止于此。帮助印北共和国统一整个印度?有过越南猴子的教训后,中国方面是怎么也不会再冒这个风险的——历史上美越战争结束,日内瓦停战协议时,当时中国的态度其实是主张北越南越南北分治的。只是南越政权实在太渣,美军一走,就被北越政权一波流带走。
知道了“未来”的这个教训后,在这事上中方也变得很谨慎起来。
而这个时代,印北共和国虽然是战五渣,他们面对也不是后世越南人面对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军,而是陆地上战力不高的英军。
1948年后,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这两地开始“多事”。
从印北共和国边境不断渗透过来的印共游击队,不断地鼓动当地的平民造反,反抗地主,反抗土邦领主、反抗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
这两个地区的当地人叫嚷着和印北共和国同文同种,要求脱离英联邦和印北共和国合并。
英国人知道这事和中国有关,印北共和国和米佐拉姆邦都紧挨着中国的大理省——新中国把一年战争中占领的缅北地区命名为大理省。英国如果想强行用武力解决这里的问题,很容易就和印北共和国发生冲突,而和印北共和国发生冲突,弄不好就引来站在他们背后的中国甚至是苏联。
此时的大英帝国,虽然在太平洋战争中付出不大的代价就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的,但是在心里面实在不想在短期内再打一次战争了。
不想战争,那就用谈判解决问题。
所以1948年后,新中国一方面在和日本谈朝鲜问题,另一方面则和英国谈印度的东北七省问题。
作为老牌帝国,世界的搅屎棍,英国的政治家们除了丘吉尔这个“英奸”外,大部分时候的眼光都是很毒辣的,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两个城邦已经无药可救,脱离大英帝国是迟早的事。
关于这两个城邦的谈判,是在边打边谈中进行着。
英国人很清楚,只要和印度东北七省有领土接壤的中国不停地往这里输血,这场战争就会是没完没了的无底洞,直到最后将大英国帝国本就不多的髓血耗尽。在私底下,英国政府已经决定壮士断腕,抛弃这两个会带来无数麻烦的城邦。但怎么个抛弃法,这是一个技术性的大问题:因为一不小心,就变成联锁反应,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