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回归浪潮(1904~1914年),约有四万名犹太人返回定居。著名的《贝尔福宣言》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而神圣冲击后,在三国政府的暗中支持鼓动下,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活动就更加频繁。三国政府高层,都很乐意看到,通过帮助犹太人在这一地区建国,一方面“解决”自己国内讨厌的犹太人问题,同时又可以完成将耶路撒冷拉到“上帝的旗帜”下这个“政治正确”的任务,同时还可以借助犹太人之手来吸仇恨,不必中东地区的本土宗教正面冲突,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神圣冲击开始后,在各方势力地暗中鼓动下,“犹太人家园计划”正如火如涂地在全世界展开着。“以色列自治邦”的很快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响了起来。
阿尔托利娅和汉娜都知道历史未来,知道中东的重要性,他们都需要在这儿养一条能方便自己未来在此“榨油”的狗。在他们看来,历史上有过的那个以色列国,虽然“短小精悍”,但国土面积还是太小,战略缓冲余地不够,必须更大,更强,方能更能地帮他们“吸仇恨”。
于是,邪恶英国殖民帝国主义国家和同样邪恶的褐色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德国,在这事上首先眉来眼去地勾搭起来。在两次阿姆斯特丹会谈时,英德双方在这问题上进行了极深入地“交流”,双方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必须帮这个未来的以色列国扩大领土面积。
两家想到的“扩大面积”的地方,是巴勒斯坦边上的叙利亚和黎巴嫩。
在中东,叙利亚和黎巴嫩这两地的形式是这样的。
在一战时期,即1916年6月,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举行反土起义,侯赛因的第三子费萨尔率军由阿拉伯半岛北上,与英军协同作战,大批叙利亚人参加了战斗。1918年10月费萨尔攻占叙利亚,在大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叙利亚的统治。此后,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带由法国控制,从亚喀巴到阿勒颇的叙利亚内地由费萨尔的军队控制。
1919年7月,第1次叙利亚国民大会在大马士革召开。大会要求承认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叙利亚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拒绝《赛克斯—皮科协定》(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与法国签订的瓜分奥斯曼帝国亚洲部分的秘密协定。因谈判人英国代表M。赛克斯和法国代表G。皮科而得名。)和《贝尔福宣言》,拒绝拟议中的委任统治,但巴黎和会对此置若罔闻。
1920年3月,第2次叙利亚国民大会宣布叙利亚独立,立费萨尔为国王。4月,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召开圣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