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韩国为了配合美国在中国周边组织的大合唱,调门极高,但这会儿,好像兴奋劲过了,那是绝对的萎靡。
尽管被揍了个逼形,却一句狠话都没有了。
美国的媒体全面开动,一边高调痛斥中国的野蛮,一边又悄悄地讲道理,讲欧盟,讲俄罗斯,讲那些潜伏在暗中的心怀叵测的恶人。
就在第二次通牒的最后关头,总统克林顿力挽狂澜,为了世界和平,做出了痛苦的决定,按中国人说的,“滚”了。
――――
美国人“滚”了,世界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出场了,他宣布,仓颉号将停靠沙特港口吉达,并邀请全世界感兴趣的专家去检查仓颉号,到底有没有装载可以用于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
七月三十一日,阳光明媚。
仓颉号装载的所有货物,哪怕是sī人物品,也都被一件件地摆放在了一个大广场上。
所有的箱子全部打开,既让专家检查,也让新闻记者全程记录。
总之,一句话,美国人的脸丢大了。
实际上,中国这么做,让美国丢脸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沙特以及其他逊尼派的产油国安心。
中国人是讲信用的,更是有底线的,与伊朗保持良好的关系是真,但不会以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为前提。
八月二日,美国国防部长莱斯利-阿斯平辞职,继任者是威廉-佩里。
――――
本森大发雷霆。
他的荣光,整个家族的骄傲,他的女儿娜塔莎竟然喜欢上了一个中国人
中国人是全体犹太人心头的刺,而且,这根刺越来越锐利。
本森憎恶中国人,他绝不能容忍娜塔莎嫁给中国人。
本森发这么大的脾气,主要是因为女儿,但也有中国肆无忌惮打击美国的因素。
中国越强,犹太人就越危险。
发完了脾气,本森一个人坐在厨房里继续生闷气。这时,兄弟托森走了进来,道:“大哥,阿布里先生让我们过去一下。”
阿布里是犹太教士,是法兰克福犹太社团的领袖,十分受人尊重,本森也非常尊重阿布里。
本森问道:“什么事儿?”
摇了摇头,托森道:“不知道。”
本森站起身来,戴上传统的礼帽,然后和兄弟托森一起离开了家。
本森一家和阿布里不在一个犹太社区,但也不太远,只有十分钟的车程。
阿布里已经八十高龄了,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意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