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看的出来。
二零零一年,中国的钢铁产量是二点三亿吨。
二零零二年,就变成了…一亿吨;到了二零零六年,更攀升到了七点四亿吨。
中国如此巨大的增长需求,自然刺jī了某些人的神经。
何况,美国处心积虑对付中国,为了对付中国,美国不惜让俄罗斯得利,而一再推高石油价格。
推高石油价格能打击中国,推高铁矿石自然更能。可以说,全世界都在哄抬物价,哄抬凡是只要中国有强劲需求的资源价格。
原本,铁矿石的价格谈判机制是这样的:
淡水河谷、必和必拓与力拓是目前参与铁矿石谈判的三大卖家,他们与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的买方分别展开谈判,一旦有最先达成协议的买卖双方出现,那么其他谈判将立即停止,并接受所达成的价格。
这是长协价,一旦谈妥之后,一年都是这个价格。
这个铁矿石谈判的长协价,自中国加入世贸之后,每年都是疯涨,涨幅至少都是百分之四五十。
但就这,很多人依旧不满意。
最先发难的是力拓和必和必拓,他们向中国钢铁商业协会提出一个严苛的要求:二零零七年的铁矿石谈判需要改变规则,以到岸价格对二零零七年的铁矿石进行交易。
这个提议,无疑是希望铁矿石价格再次大幅上涨。
如果真的以到岸价格成交,那么只有两种方式,并且对中国都极为不利。
一种是铁矿石卖方把澳大利亚到中国的运输也负责下来,到岸交货;另外一种是中国钢铁企业承担运费和价差。
对于第一种方式,中国钢铁企业将不得不打破每年都与特定的国际海运企业签订的海运长期协议。
而且,由于现在的运费价格上涨很快,破坏已有的海运长期协议,利用澳大利亚铁矿石卖方的海运船队,显然对中国钢铁企业不利。
至于后一种,那就是让中国钢铁企业直接从口袋里掏出真金白银交给铁矿石的卖方,这更是不可能。
随后,转机出现在二零零六年二月份,巴西淡水河谷与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蒂森克虏伯达成协议,淡水河谷南部粉矿价格上涨65,卡拉加斯粉矿价格则上涨66。
在历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都只有一个价格,这是第一次针对不同品位的矿石上涨不同的价格。
这意味着打破了旧有的规则。
在淡水河谷率先打破规则之后,力拓和必和必拓自然更有理由坚持对规则的改变。
力拓中国首席执行官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