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六年,五月十八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严格限制钢铁产品出口。
政策出台之前,四月份,相较去年,出口同比增幅达146。48,八月份回落到39。52,九月份再回落到9。14。预计二零零八年全年钢坯、钢材折合粗钢出口合计,较二零零七年最少下降三千七百万吨。
六月初,国家资源部工业司下发《关于对港存进口铁矿石进行疏港的通知》,抑制铁矿石大量进口的囤积行为,国内部分港口开始上调铁矿石的港口堆存费。
这一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铁矿石谈判做准备,创造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中国钢铁生产商中止了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运往中国的铁矿石货盘租船业务。
这一措施使得海运费大幅下跌。
中国在备战,其他人更不会闲着,一如既往,首先冲锋陷阵的是国外各大投行,它们纷纷发表报告,对二零零八财年年度铁矿石合同基准价格进行预估,从原先预测的上涨10至20,飙升至上涨35至50。
自从中国参与铁矿石谈判之后,这一幕戏码年年上演。
虽然尚未开始正式谈判,但不同涨幅的心理暗示,如同高压一般,使得中方关于二零零八的铁矿石价格上涨10…15的预期,已几近落空。
各大投行之所以这么努力,是因为它们既在各大铁矿石生产商那里持股,又参与铁矿石相关行业的各种豪赌,比如FFA。
FFA,指的是运费远期合约市场,也就是海运运费期货市场。
现在,这个期货市场对赌的双方一方是中国,一方就是各大投行和各大铁矿石生产商,甚至还有欧洲日本韩国等大钢铁公司。
它们操作的手法是通过期货来拉高即期海运费。
由于中国的海运市场站到全球市场的百分之四十,海运费只要提高一点点,那就等于从中国大量抽血。
豪赌FFA的,除了各大投行、铁矿石生产商和欧洲日本韩国的大钢铁公司,还有众多的金融资本和航运商等等,他们只要一发现中国需求有猛增的机会,就会立刻投下巨资豪赌。
由于中国为了准备二零零八年的铁矿石定价谈判而人为打压海运费,使得海运费大幅下降,而这个时候,也即是赌徒最兴奋的一刻。
只要中国的需求不减,海运费是打压不下去的,中国打压海运费只是短期行为,而这也就意味着,将来海运费的涨幅空间更大了。
所以,正是赌博的好时机。
就在这个时候,力拓和必和必拓合并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