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功劳肯定会落到皇帝头上。可只要皇帝本人知道此事的根源,就会对朱高煦另眼相看,这已经很不错了。
在草原上放一点利益出去,让各部落去争夺,进入促成一种依存的关系,这是一步妙棋,其中的好处朱捷看的清清楚楚。 仅仅从朱高煦做的这些小动作来看。就已经赚取了大几十万贯,另外还有马匹和生革这些草原上对内地禁运的物资。更关键之处还在于。已经间接的控制了十几个小部落。
这些小部落虽然难入朱接的法眼。可十几介,联合在一起也是一股不算小的力量。哪怕不为大明所用。任其自生自灭也足以挑起很多事端了。
在蒙古内部投下一枚很不安定的棋子,必然可以对当地的局面产生巨大影响,这种程度的影响对于朱林也许算不了很大的诱惑,可是若多投几枚这样的棋子,整个草原必然烽烟四起各路人马必然互相征伐,”
而这些棋子其实是受内地间接控制,只要稍微用点小手段就可以左右其兴衰,随着时日的积累,对于内地的依赖只会更深。一旦有变,很可能会直接内附,成为大明力量的一部分。
采用战争的方式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仅仅是永乐朝的一次大规模北伐,就耗光了几年的积累,取得的效果还没有朱高煦利用私运的效果更大。
一支小小的商队,再加上内外协同,可以影响到几十万人,至于成本开支一 这么做是在赚钱,和用银子砸出来的北伐胜利有本质区别。
朱猪的北伐耗资几百万,动员人力同样超过百万,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历次北伐之中比较不错的一次:杀伤敌军数万精锐。
这点成绩其实无法改变草原上的根本局面,用了几年,就会有新的蒙古精锐被组织起来,接二连三的北伐反而让蒙古人的抵抗情绪更烈。
自从见了《大明国》书之后,朱猪的目标就是很明确,并非要消灭蒙古,而是要尽可能的建立一个包含蒙古在内的庞大帝国。一味的战争虽然会打击对手,也会削弱自身。
而朱高煦采用的这个手段显然要高明许多,只要方法得当,让几十万蒙古人内附大明王朝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用一支小小的商队和事后的封赏。就可以化敌为友,这和劳民伤财的战争比起来,孰高孰下已不言自明。
封锁并非最有效的方法,最佳的手段是把物资打入对方内部,让对方和大明成为依存关系。以利诱为主,以威压为辅,再助以安全保证和封赏,这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方略。
朱高煦和林三洪所做的这一切并没有错,但是他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