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部落联盟和大明王师合作以来的首战,可以想象得到,这必然是一场异常惨烈的生死搏杀。无论胜负如何。最终必然有很多人殒命沙场”,
这个时代就注定了很多人的宿命,”
这是一个寒冷的时代,林三洪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无奈: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追求,无论这种追求的对还是错,无论是艰难还是顺利,每一个都是奋力挣扎,譬如自己,譬如郭四妹,最后的结果究竟如何,恐怕谁也无法预料”,
当天后半夜,先遣部队就已经开拔,作为“部落首领”之一的林三洪虽然没有多少直接参加战斗的可能,可是因为身份使然,在第二日也率领折损过半的亲卫跟随大队人马一起踏上征程”,
对于这种军事上的事情,有很多行家高手运筹帷幄,这些专门为战争而存在的人们作出的决定远远不是林三洪这个门外汉可以插上嘴的,所以干脆不闻不问。
和部落联盟的作战方式完全不同,并不追求那种快如闪电的奇袭效果,而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的一点一点展开一 力求稳妥。按照部落联盟的作战方式,肯定是骑兵奔袭,第三天甚至是第二天晚上就打响战斗。但是一直到了第六天晚一点的时候,战斗才真正打响。
从来也没有和大明王师真正接触过的部落联盟第一次见识到了这种华丽的战斗方式。
拥有良好装备的大明骑兵并不作为主要的突击力量使用,而是安排在两翼,以一种在蒙古看来根本就是“散步”的速度跟随着大队的步兵。真正作为主要战斗部的步兵则排着严整的队伍集体冲击。
在蒙古人看来,骑兵就是战场上的主导力量,如果骑兵不发动风驰电掣一般的快速冲击,这个兵种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其实大明朝的骑兵在总兵力当中只占据相当小的一个比例,在很多时候,这种装具骑兵是作为骑马步兵来使用。最根本的作用是防备敌人突然发起的穿刺切割战术,起到一个策应和支援的作用,一上来就依靠骑兵猛冲猛打这不是大明朝的战斗方式。
十几门小铜炮一字排开。在隆隆的炮声中把白甲骑兵的冲锋阵型砸开一个又一个缺口,腾起一团团黑黄色的烟柱。步兵的刀牌手和长枪兵迅速支撑起防御其实是前置的保护阵型,几乎在同一时刻,双方的箭雨同时倾斜而下!
这个时候,大明王师和蒙古各部的巨大差异完全显现出来。
数量庞大的步弓手专司远程攻击,把其他的一切工作都交给他们人员,刀牌手、折冲手、长枪拒马兵等等各司其职。弓箭手只需要心无旁鹜的拽动弓弦,一次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