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的人摇了摇头,徐胜利呵呵而笑,道:“这就够了!”并不从‘望春里’中搬出,仅从贾子光的庭院中搬出,在离贾子光家附近花费数十两黄金买了套大房子,又买了一辆崭新的马车,找了一个管家并数个奴仆。这一切仅花去百斤黄金中的一小部分,剩下的黄金还有数十斤之多,他从中取出二十来斤送于贾子光,以感谢长久以来的照顾。贾子光高高兴兴的当即收下,可是到了晚上,等徐胜利回到家中时,一份京城近郊,二十亩良田的契约端端正正放在堂屋案上。
日子一日复一日流逝,每日除了去鸿台上值勤之外,徐胜利白天基本上就干两件事。一是在长安城中瞎转,寻找发财的机会,打算把手中剩下的黄金投入某项能产生暴利的生意,来一个利滚利。二是到郎中署里找李广,射箭赌酒,一番玩乐后听李广讲一些带兵打仗的心得。到了晚上,卫青府上流水席常开,各路英雄齐聚一堂,大家喝酒吃肉,好不痛快。
生意并不好干,平时又听多了贾子光对商人待遇过低的抱怨,徐胜利慢慢的打消做生意的念头,不过发财的梦却未终止。
以徐胜利的身份,如果没有特别的际遇,数年之后将被委以一个县令。他对县令这样的官职并不上心,倒是看中了两个最能来钱的职位——安池总管与考工部大啬夫。
汉时,盐铁专营,安池是全国最大的产盐地,能够在那里为总管,每年捞个千万钱不成问题。至于考工部,是大汉的兵工场,全国的武器装备都在此处生产,捞点钱也是不成问题。
两个职位如果只能选一个的话,徐胜利绝对会选择考工部。他有太多的兵器改进构想,能成为考工部大啬夫,便可以利用国家的钱让改进兵器的构想得以实现,继而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与李广数日交谈下来,徐胜利发现李广其实是个不善言谈的人。跟他讲某个大臣的闲闻逸事,长安城中发生了什么奇闻怪事,李广基本上不搭话。但若与其谈起带兵打仗,他又能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总结起来,李广带兵的经验也就三板斧,说白了全凭个人魅力,并没什么决窍可言。但,也就是这三板斧,成为他独特的带兵方法,整个大汉独一个,再也无法找出第二个人来。
李广爱兵如子,不管现在郎中署的部下还是以前在边郡为将时的部下,有什么难处都爱找他。每年所领到的俸禄,基本上都支援给家境贫寒的部下们,以至于爱酒如命的一个人,为了有口酒喝,常与人比箭赚酒。
李广身先士卒,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他对于部下总是宽缓不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