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辉提出疑问的话,其结果也和上次王静辉为刘禅辩护一样,对此王静辉的信心十分爆满:他实在是想不出以这个时代人们的认识水平能够和一千年后的网络大虾们相提并论,为了照顾赵叶的个人情绪,他的笔已经给诸葛亮很留面子了,如果让那帮灌水大虾来写的话,诸葛亮恐怕就变成蜀汉的罪人了。 但赵叶还是不甘心心目中的偶像诸葛亮被王静辉写成这个样子,说道:“难道王兄认为蜀汉诸葛丞相的识人用人能力还不如曹魏的曹操吗?” 王静辉说道:“那你认为呢?!如果诸葛丞相识人用人有曹操好的话,那在诸葛亮和曹操死后,他们提拔上来的人才到底是谁胜利了呢?” 赵叶有些语塞,但还是问道:“那司马懿也是曹操提拔上来的吧?”说完便有些得意的看着王静辉,想他该怎么为曹操来辩解。 王静辉说道:“司马懿的崛起确实和曹操有些关系,但曹操对他更多是压制,只是曹操死后,他后世的子孙不争气罢了。换言之,如果司马懿生在我大宋朝,他还有能力作乱吗?我想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这毕竟是和曹魏当时的制度有莫大的关系。但话说到底,终究是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单就人才的观点,这也算是司马懿胜了吧。其实关于司马懿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这篇策论所讲的主要是人才的发现、使用、培养和储备,在这一点上,在三国历史上的君主大臣们中,曹操可以称得上是典范。曹操并没有像刘备这么好的运气,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但他有一群谋士为他出谋划策,还有为数众多的武将为他冲锋陷阵。刘备运气比曹操好的地方就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否则蜀汉就要改名换姓了!” 这一席话让赵叶再次哑口无言,不得不再次甘拜下风。赵浅予看到哥哥那个窘迫的样子不由得好笑,但为了照顾他的面子,所以转移话题说道:“不知道王兄最近有没有写出得意的诗词?” 王静辉听后感到自己实在是不给赵叶一点儿面子,每次他来到自己这里对自己写的文章品头论足提出疑问的时候,多半会被自己给批驳的伤痕累累,所以他听了赵予的话后立刻很配合的说道:“最近忙于俗物没有写出什么好词,以前写的东西倒是让你们见笑了。” “哪里!在汴都有谁能说王兄的诗词不好?!王兄的诗词时而清丽委婉,时而慷慨激昂,真是风格多变,但偏偏每首诗词写得又如此深入人心,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听了赵予对他诗词的评论后,王静辉不禁汗颜:真是对不起苏偶像他们了!不过没有办法,谁让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好这一口呢?自己既然来到这个宋词时代,要是不多写点宋词,那就太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