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可以直接支援辰州城防。
宋辽第二次开战后,辽国在失去了苏州,锦州和辰州遭到炮击之后,便立刺派出了使者希望大宋朝廷能够终止战争,辽国愿意赔付大宋所有损失。不过此时辽国使者耶律金贵只见到了大宋礼部侍郎苏轼,大宋朝廷的意图非常明显,在短时间内取得“辽东半岛”,彻底将辽国苦心经营了八年的水师全部消灭,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才会坐下来和辽国讨论赔付的问题。
到现在可能天下人已经没有人去注意那艘已经沉没的大宋商船了,这艘商船的老板姓“徐”,不过最终的幕后大老板便是大宋小王驸马旗下的海运船队——这是规模仅次于大宋皇家海运的大宋商贸船队。这支命名为“志远”的海运船队其活动范围却是以大宋沿海为中心,最远不过硫球和麻逸岛,当然在北方航线中,志远海运商行占有三成的份额,皇家海运船队占有六成,剩下的一成为楚州商人所控制。考虑到王静辉和徐氏在皇家海运中所占有的股份比例,王静辉个人每年能够从大宋北方航线中所获得的利润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宋富商而言便是一个天文数字。
志远海运商行完全控制了来州和登州两个港口,在这条航线上除了大宋水师的船队之外,只有志远商行的船队可以合法经营。这次劫船事件完全是出自大宋枢密院参谋部的策划,其目的便是使大宋获得向辽开战的理由。王静辉所辖下的志远船行便承担了这次任务,事实上辽国舰队在当天并没有出海对大宋商船进行拦截,以前他们也曾干过,不过却被大宋护航舰队所击溃。大宋以前是出于政治需要才未曾追究过辽国的责任。而辽国人在几次拦截失败后,便对大宋商船不敢招惹了,甚至在距离辽国水师这么近的海域航行,大宋船只也不会有什么担心的。
从承天元年开始大宋便已经下决心要收拾掉辽国的水军了,辽国因为造船工艺不过关,并且水师也仅仅是处在起步阶段,就是十倍于辽国的水师也绝对不是已经把火炮加装在战船上的大宋水军的对手。根据王静辉的建议,这种一艘大型战船上加装二十二门火炮的战船被命名为“战列舰”,虽然船速并不高,但是犀利的火炮武装起来的战列舰可谓是个浑身冒火的火刺猬。
在大宋水师的秘密演习当中,这么一艘战列舰完全可以在敌人未能接近的情况下,独立对抗来自同一方向的同样装备两门火炮的武装运兵船,要是对付传统意义上的水师战船,则无往不利。战列舰的这种火力优势也被大宋参谋部考虑其中,这就使得在劫船事件引发的第二次宋辽战争中,战列舰被作为攻击辽国苏州、锦州和辰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