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也不是没有说话公道的,旁边人就道:“可别这样说,显得也忒没见识了!况且心底里说罢,若是周夫人把个干股卖给你们,你们要不要?反正我可以正大光明地说,就算是倾家荡产我也是要买的。只是可惜,我们这些人还够不着那边儿呢!”
且不管外界多了多少流言,赞誉的,毁谤的,总之身在吕宋的祯娘一概不管。那些光只嘴上说一说的,根本奈何不了祯娘——看不上她的不会让她的价值减少,吹捧她的也不会让她拥有更多。她在事业上在乎的只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而她的事业里实实在在的部分这些日子可以说是在极速变化,是因为纸钞,全都是因为纸钞。在之前不是没有过纸钞,元朝时蒙古人坐天下时有,朱明天下也发了宝钞。但是有民间资本发钞,而且是这样全面、成熟地发钞还是第一次。
只是祯娘的兴业钱庄表现不像是第一次,按理来说这样没有经验的大生意应该是渐渐摸索着来的。中间或许有磕磕碰碰,只要大方向是向前向上的,就足够让人满意了。可没有想到,兴业钱庄的纸钞营生却像是做了千百次一样顺顺利利就做下来了。
除了感慨兴业钱庄一干人足够努力,早先准备做得好做得足。同时被想起的就是祯娘那让整个商界艳羡不已的好运道了——她头脑灵活惊才绝羡,是经商的一把好手,这很不错,但又有什么呢?这样的人在苏州,在金陵,在太原,在泉州,在许多地方都能找出来。只有这运道是不一样的。
“说起来还是那一句话,什么好也不如运道好!若是得了时运,再不好的生意到了手上也得得利。若是命运差的,手上一手好牌也得生生打烂了。为什么人人都想要和周夫人合伙——除了她身家丰厚又有脑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她运势实在太强了。正如赌场上的伎俩,想要赢,只管找一个一直在输的做对手。商场么,就找一个强运无比的。”
不管怎么说,伴随了祯娘这些年的强运都还没有消失。同德元年民间资本发行纸钞反响很好,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第二年增多的准备金,增多的纸钞,以及民间对纸钞的进一步接受,这些对于祯娘的事业来说都是重大的利好。
而纸钞的不断增发,增发的部分祯娘可以借贷出去,也可以投资别人的生意,也可以凭借巨大的财力参与那些本钱极大因此少有人涉足的行业——各种投资么,这样倒是有些像当初创办兴业钱庄,让它在一众钱庄中打出名头业务了。要说当初取的好名字?真是极恰当的。
这使祯娘手里可以使用的金钱极速增长,而在她这个位置,哪怕只是一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