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的国家,与不支持法皇的国家,分开两派,展开了战争。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牵涉进来,形成了整个大陆的战争,于是后世的人们也就把这次大战称为“第一次神谕战争”。结果如何,世人皆知。
奥登尼亚在二十多年前,就是支持全能教派与法皇的国家。在战后的那段岁月里,虽然人民生活困苦,不过淳朴的教徒们,还是没有放弃对全能之神的敬仰。而全能教派也因为在战后被战胜国清算,原有的教廷拥有的土地,都被划分给周边各战胜国,只留下一个不足十公里的小地区,作为教派总部的所在地。在战后,全能教派虽然经历过如此重大的打击,不过它的根并没有从米德加尔德大陆的土地上拔除;相反,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至今仍有不少国家的人民没有过上好日子,因此对宗教的信仰,也越发虔诚了。所以法皇与全能教派,依然是这个大陆上的无冕之王。
当外界的意见一直认为奥登尼亚由胜利党执政,势必会对大陆的形势造成不好的影响时,时任法皇的庇护十一世,亲自出面为胜利党祈福,称赞奥登尼亚是“靠着自身的努力与全能之神的赐福”才获得今天的成就,劝告世人要平等地看待海因茨及其领导的胜利党。两者的结合,就是使胜利党的政权显得更加牢固,获得了宗教界的一致承认,笼络住了民心。而如今,它们之间的结合还远远没有结束。
1084年7月,洛斯尼亚完全没有过一点可以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就被后来人称“奥登协议”的三个大国之间的协商,划分为了奥登尼亚的一部分。虽然对外界宣称它只是奥登尼亚的保护国,不过谁都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唬弄人的名称罢了,真正的洛斯尼亚这个国家,已经不复存在。这种结果,自然令不少人难以接受。他们认为这是奥登尼亚蓄谋已久的策划,而昂尼亚与曼尼亚没能阻止这一切,更让人感到自己其实是被骗了——尤其是洛斯尼亚人。而就是在这种对奥登尼亚充满争议声的时候,全能教派的法皇庇护十一世,前来访问奥登了。
法皇的到访,对于信奉全能教派为国教的奥登尼亚来说,自然是头等大事。政府组织与全国教会(包括负责女子教义事务的玫瑰会和以人道救援为主的圣公会)都在积极准备,好迎接法皇座下。对于不少人来说,全能教派的最高掌权者,在这种敏感时刻来到奥登尼亚,是表示了对该国的支持。对于法皇的表态,想必奥登尼亚方面也不会没有回报。甚至还有人猜测,法皇会不会为腓恩二世加冕,使奥登尼亚——能甚至是整个米德加尔德大陆——能产生近百年来的第一位皇帝陛下。虽然现在下定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