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担心的情绪的确在开始时演变为轻微的恐慌,使得不少前方突击部队的士兵们都提心吊胆。而且有时那些过于紧张的坦克炮手,因为把己方的后续部队或左右翼兵力误认为是敌人,所以朝对方开火,差点造成了死伤。甚至还有第3集团军群中275步兵师师长在到前方视察时,险些被该师左翼的第14装甲师第5装甲旅的炮弹打中,气得他在无线电里朝对方的师长大吼。这种情况,直到开战后好几天才得以缓解。
至于海军的战舰,早在7月底两国进行谈判时,就已经有预谋地封锁乌里尼亚的港口,将该国那些船只一律封锁在内海,隔绝了乌里尼亚的海上运输。如今这些战舰已经逼近由乌军防守的港口,炮轰敌人的阵地,协助陆军进行夺取港口。乌里尼亚的海军,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根本不能和奥登尼亚相提并论,所以失败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由于敌我分明,所以海军没有发生类似陆军的那种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混乱情况。
然而最郁闷的还得数空军。由于当天的大雾,使得战机根本无法起飞,作战也被迫延迟。协助第1集团军的第25航空团的飞机只能原地待命,他们的任务,不仅是要拦截乌里尼亚的战机,保护轰炸机对该国的地面目标进行轰炸,而且还要夺取乌里尼亚的制空权。可是现在,这些被寄予厚望的空军飞行员们,只能呆在地面上,巴望着浓雾早早散去。
不仅是25航空团,那些原本集结在奥登尼亚东部边境基地的各个航空团,此时都是束手无策。在他们那里,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就是前线。陆军的兵种正在那儿投入战斗,炮弹落地的爆炸声,偶尔也能被飞行员们所听到。他们心急如焚,但又不知如何是好。这样的天气,根本无法进行轰炸,连飞机起飞都有危险。身为第25航空团第2联机大队3中队的一分子,格特事后这样回忆着自己的心情:
“……得知了乌里尼亚入侵的消息,每个人都很惊讶。可是战争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作为宣誓效忠于祖国的军人,就必须进行战斗。我们听到了炮声,不过不知道那是乌军的,还是我军的大炮。我们着急得热锅上的蚂蚁,可又没有办法。……如果我们能早些出击,也许就能使更多的自己人免于遭殃……因此所有人都希望快点投入战斗。”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飞行员们的祈祷应验了,在经过了数个小时之后,8月1日的早上,大雾开始散去了,天空也逐渐变得明朗。设置在东部重镇坦坡一个森林公园内的空军前线总指挥部发出命令,全体战机出击。近九百架轰炸机,早就已经入满油、装好炸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