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声音,是因为声带上有一粒息肉在作怪。可是直到手术结束前,首相都对此忧心忡忡。因为他担心医生的判断有误,担心自己喉咙里不是只长了一个无害的小肉块,而是个有害的肿瘤。他害怕肿瘤,比害怕世上任何病症都更甚。他甚至是要求动手术的医科专家向他一遍又一遍地作出保证,保证他的身体里没有长出肿瘤,他们没有欺骗他云云。虽然手术结束后,首相在那位医科专家的笔记本上写下了“感谢您,亲爱的医生”来作为回答,可是这依然不能让对方觉得安心一些。因为他当时看到的首相,不仅精神靡迷不振,而且对于手术抱有着高度的怀。不过还好,事情总算告一段落了。
虽然自己喉咙里的小毛病被清理掉了,不过与外界的作战还在持续。为了能够让前线的将领明白自己的作战意图、支持新的作战方案,觉得恢复了一点精神的卡尔因茨决定,离开大本营,回到奥登,要由他自己亲自向众人解释作战计划。也许连首相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现在与军方所采取的沟通模式,竟是与他对于敌人所采取的对立所无异的方法——只是程度还不到那么可怕而已。不是作出让步或再次修改计划,而是要自己取得完全的胜利,这是卡尔因茨一贯的信条。
在得知首相打算回到首都的时候,他身边的人都不大赞成。倒不是不希望看到首相去说服那些难缠的指挥官,而是他们担心首相的身体情况根本不足以应付路途上的颠簸。在有着完善交通工具的当下,身为帝国的最高领袖,还会受到旅途的劳累,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可笑。不过再看看卡尔海因茨现在的样子,就知道众人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他在很多时候甚至不能独立离开自己的卧室或床铺,连开会的时候也不得不数次中断好让医生为他注射可卡因药剂,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能踏上回奥登的旅途、而不至于出事呢?
为此,不管是胜利党的要员布鲁诺委员长还是他身边的副官,都苦劝他养好身体再启程不迟。可是卡尔海因茨却固执地说:
“在这种时刻,我绝不能扔下前线不管!而我的出现,将会对前线和它的指挥官们大有鼓舞信心的作用,我必须要去!”
很显然的,即使病得这种地步,首相的信念和坚持也没有因此而有所削弱。相反,它们好像在**的进一步虚弱下,显得更为夺目而耀眼了。看到首相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