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斟酌片刻,“后天上午我去找您,到时候烦劳您带我过去看看。”
第77章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本着这个原则,蒋徽虽然笃定宋云桥所言非虚; 仍是按捺下火气; 不动声色。董飞卿问起的时候,只说是商量话本子的事。
晚间,一起在书房忙碌的时候,董飞卿察觉到她情绪不对,问:“宋老板来找你,到底说了什么事?”
蒋徽见瞒不过他; 便照实说了。
董飞卿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继而冷静地分析道:“如果宋老板所说属实; 那个人已经在着手刊印的事; 就是既要名又要利。”
“对啊。”蒋徽道; “我刚刚也在琢磨这一点。一下子刊印几百本书,又不能确定会全部卖出去; 寻常人不敢冒这个险。所以; 这个人家境应该不错。”
“所以,这个人应该是你的熟人。”董飞卿道,“这三几年,先前两位名家要么上了年纪搁笔; 要么俗务缠身没时间动笔,你的话本子是京城梨园行最喜欢的。
“不管哪个戏班子; 都指望着你写出更出彩的故事; 来日得到你的首肯; 搬上戏台,除非脑袋让门夹了,才会做这种开罪你的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应该是料定你知情之后也没脾气。”
蒋徽轻扣着桌面,“那会是谁呢?”亲近的人,不会做这种事。不亲近的人,她知情之后怎么会没脾气?
董飞卿笑了笑,“除了这种情形,我想不到别的可能。”至于是谁,他也没头绪。
说话间,刘全来禀:方默来了。
董飞卿起身,走过去抚了抚蒋徽的颈子,“横竖一两日就能水落石出,别提前着急上火的。好么?”
蒋徽笑着点头,“我晓得。你去忙正事吧。”
镖局的事,两个男人慢吞吞地筹备着:选地方,召集人手。
人手方面,董飞卿这边诸如友安、友松、友仁都跃跃欲试,而且以能力来说,应付起来绰绰有余,他选出一半到镖局、留下一半在家中当差即可;方默那边的人手,都是既是同行又有些交情的人,也不需为难。
之所以慢吞吞行事,是因为彼此手边都有事由,没到放心兼顾他事的地步。镖局开张的话,早说也要到下个月中旬。
再从缓行事,到了这几天,方方面面都筹备得差不多了。
方默今晚前来,是为着告知董飞卿一件私事:“明日我要陪沈安回沧州,去沈家提亲。”
“好事啊。”董飞卿由衷地笑开来。
方默也笑了笑,随即有些迟疑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