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征讨西羌”字样,同时沿途散播西羌践踏、劫掠汶山郡,致使百姓惨遭荼毒的消息,一时间民间呼声陡然高涨,对朝廷无作为的不满,和对徐戍动兵的期盼,充斥着两川各地。
接下来的路上,时常有聚集成群的百姓、文士沿途观望,无不欢心声援徐戍,对此,各地官府虽然想要阻止百姓连成一片造成对政权的影响,但是畏惧徐戍的兵威,全都不敢加以阻拦,至于朝廷发下来的命令,也大多无法执行,一时间,天下人只知朝廷不让徐戍讨伐西羌,而不知徐戍与朝廷的恶劣政治关系。
行军进入鹿头山,直逼绵竹关,这正是史上蜀汉灭亡的终结点,当年诸葛瞻父子,本应依据山险而固守,武略不足的诸葛瞻却不等姜维大军前来前后夹击邓艾,便擅自下关搦战,气盛易怒,死拼硬打,终究丢了这蜀汉的最后屏障,终至覆国,留下千古遗憾。
遥望四下群山,果然奇险雄壮,到了跟前在发现,此处有董厥的三千人马驻守,似是专门为阻止徐戍进入成都平原而来。
徐戍派关统上前叫关放行,董厥只是仗兵固守不予理睬,三番四次终于无果,徐戍手执汉臂弓,连带书信射进关上,jǐng告董厥,如果不放行,则将以‘勾结西羌叛逆’之命攻打绵竹关,董厥受制于朝廷的死命令,不敢开门,反倒传信去请张翼、马岱前来援助。
得到消息,二人这就纠集一万人马,兵分两路从徐戍的后方追袭而来,徐戍两面受敌,倒不是担心打不过二人,只是一旦事情闹大,成都就有理由顷兵来攻,到哪时也不一定就会输,只是会耽误了平定西羌的时机,思量再三,徐戍下令攻打绵竹关,虽然这绵竹关难打,但哪怕耗费个一两千人,只要能在张翼赶来前速速通过就行。
号令刚刚吹响,战略军当仁不让的成了攻关先锋,可就在发起进攻的时候,关上数声锣响,关门大开,自内奔出一路人马,为首之人,年方十五岁模样,稚嫩的面庞带着坚韧不拔的表情,见了徐戍,他便下马参拜。
“卫将军,我乃绵竹关守关校尉,董厥将军阻却将军去路,我等开不下去,特地囚禁了他,给将军开门放行!”。
听了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徐戍颇感意外,心中也颇为欢喜,关统等将领纷纷凑上前来看一看这个大胆的小校尉。
“你叫什么?哪里出身?”,徐戍微笑发问。
“回卫将军,我名叫罗宪,字令则”。
徐戍一怔,急忙问道:“你是广汉太守罗蒙之子?!”。
罗宪反倒吃惊起来,心想堂堂一个荆州都督,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出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