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玉跪下来,冲上头的宣和帝磕头。
司礼监的权力来自于皇帝,皇帝用太监们牵制朝臣,以免皇权受限。太监说到底,还是皇家的家奴,家奴要是骑在家主的头上那还了得?
宣和帝闻言,脸上的愠怒淡了些,他挥了挥手。侯良玉从地上爬起来,站在一旁。侯良玉和冯怀的目光对上,两人目光如同刀锋一般,先交锋一回而后平静错开。
冯怀心里冷笑了两声,面上却不失恭敬,将好位置腾出来留给侯良玉。
御马监和司礼监不对付,连带着这俩衙门的领头人物都互相看不顺眼。
冯怀才来没多久,已经知道宣和帝为何发怒。立太子之事上,除了外头的那些朝臣,他们这些太监当着皇帝的面,最好还是不要说话的为好。
宣和帝看了好几封奏章,全都是请立太子。
立太子一事事关重要,而且一旦立了,想要动,那就要瞻前顾后。太子乃是国本,不是一块石头,想往哪儿挪就往哪儿靠。
宣和帝内心其实还是想要等等,等齐贵妃肚子里头的那个孩子生下来再说。
侯良玉守候在一旁,书房内静悄悄的,太监们将呼吸都放到了最轻。他偷眼往上一瞥,见着宣和帝手持奏折,眉头紧锁。一副拿不定注意的模样。
侯良玉心里着急,可此刻却不是说话的最好时机。
宣和帝随便看了几封,心烦气躁,不耐烦继续看下去,挥手就叫小太监给搬下去。
随后宣和帝把笔一丢,靠在椅上,闭上了双眼。
不多时宣和帝让冯怀上前,询问他外头的事儿。
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般会督掌东厂,东厂锦衣卫都是旗下的爪牙,专为皇帝收罗朝臣们的情报。哪怕朝臣们和同僚们喝酒,吃的什么酒,用的什么下酒菜,甚至夜里和几个丫鬟小妾睡觉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全部送到皇帝案前。
这东厂也存在了少说百年了,到了侯良玉这儿,前几年也都是顺风顺水。只是他做掌印之前把惠妃母子给藏起来,到过几年凭空给众人来了一场大变活人。群臣们为了真正皇长子欢喜鼓舞,宣和帝也很高兴,可是高兴高兴着,帝王的多疑一上来,就有些不是滋味。
领头的太监瞒着自个,还是皇子这样的事儿。到时候要是做出别的事来,他都不奇怪了。
东厂的权力也的确很大,这朝堂之上讲究个平衡之道,到了太监这里头,对家奴虽然懒得费太大的心思,但也不好把能干的给换了。那么就另辟途径,叫另外的分一分。
冯怀在宣和帝的示意下,在外头也有耳目。皇帝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