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叟~从刘威抬起的胳膊上射出一支短箭,这么短的距离,他就不信穆滨城能躲过。
他的嘴角向上翘起,这袖箭可是他压箱底的宝贝,还是之前战乱的时候,从一个战败逃亡的将军那里夺得。
当时洺县是杨老县令的私人地盘,那时刘威就是杨县令手下的班头。
从前乱世的时候,要是有强大的军队路过洺县,杨县令就投降对方,他就依然是县令。有小股败军逃到这里,他就组织人手杀了对方。
那个袖箭的前主人,就是刘威亲手所杀。他和一个手下,躲在草丛里,用绊马索将对方绊倒,然后刘威冲在最前头,一刀就把那人给砍了。
刘威将收刮到的袖箭,呈献给杨县令,杨县令说,“我一天到晚坐在县衙门里,安全的很,那里需要这种东西。倒是小刘你,总是要面对危险,这袖箭你就拿去防身吧。”
刘威激动的谢过杨县令之后,这袖箭就成了他珍藏的战利品。
后来安国的军队打到南方,杨县令也同样马上就投降。
最早三年,朝廷依旧让他做洺城的县令,只是到了第三年,杨县令敏锐的擦觉到了风向有变,就自己主动向上司递交辞呈,称自己年迈昏聩,不足以胜任县令的职位,自请去职.
辞官的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上面的确已经有将他裁撤的意图,就是还没有抓住他的把柄。
毕竟杨县令在战时的表现,实在时远近闻名的狡诈。而这样的狡诈,是安国稳定下来之后,就无法忍受,一定要铲除的疾患。
而杨县令选择退让,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实力。虽然前任县令在洺城两年,可是手底下的人,全是杨县令手底下的原班人马,上到县丞主簿,下至县衙里的花匠厨子。直到现在,县衙里的每个人,都是每个月从杨府领取薪俸,
事实上杨县令对于整个洺县的掌控,从来没有消退过,他依旧还是洺城实际上的主人。
这也是安国许多地方的真实情况,安国才建立五年,还没办法彻底铲除,这些根深蒂固的乡绅势力。
今天,刘威和这四个差役,就是在为杨老县令办事。
而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新任的县太爷,沉入城外的洺江中淹死,并且制造出意外的假象。
动手的时机,就在今天晚上。
而且刚才杨老县令吩咐道,“人一定要是淹死的,尸体捞上来,还得给朝廷一个交代。”
杨老县令派了八个人,看住新任县令,连同他的两个随行人员,原本以为万无一失。
可是没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