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户人家都自有一套办法应付,只要不是如同盗匪一样的杀人劫财来硬的,他们都有办法周旋,总之要从他们口袋里掏出钱粮来难如登天。
所以三催四请的前来赴宴之前,都不约而同的换了身旧衣裳,只要这长毛西王不来硬的就好办,还有几个老谋深算的更是明白,这长毛西王之所以来文捐,定是投鼠忌器不敢硬来,既然长毛有所顾忌,那么正好就和长毛周旋一番便了。
萧云贵打量着面前这些皮笑肉不笑的富户们,拿起烟袋抽了一口问一旁候立的曾水源道:“客人都到齐了么?”
曾水源看了看手中的拜帖名录道:“尚有三位客人未到。”
萧云贵皱眉道:“却是哪三位?”
曾水源略略躬身道:“太平街朱乾货栈的大掌柜朱昌琳、朝阳巷德裕商号大掌柜魏鹤林、宝庆五属同乡会会长何元伦。”
这三个人的名字念出来后,一众长沙富户们都是窃窃私语起来,萧云贵不认识这三个人,但见下面富户们议论纷纷的样子也知道这三个人的来头一定都不小,又或者在长沙富商之中很有影响力。
萧云贵低声问道:“这三个人什么来头?”
曾水源低声将打听到的这三人背影悄声告诉了萧云贵。这三个人在长沙城中的确很有名气,这太平街朱乾货栈的大掌柜朱昌琳,出身长沙安沙镇和平村一个家境小康的书香门第,屡试不第后,家中境况逾下,他便来到长沙投身富绅唐艺农做了账房先生,几年后自己在太平街开了家杂货店,做起生意来。…;
道光二十四年,湘中大收,谷价贱至千钱三石,谷价骤跌,常人唯恐抛之不及,唯独朱昌琳借资大批吸纳谷物,谁知第二年长沙大旱、洞庭湖却遭了水灾,一时间谷价大涨,每石竟然涨到五千钱,自此朱昌琳便一跃成为了长沙数得上的富户。
道光二十八年、二十九年,又发生了同样的情况,都是头年谷丰,次年大灾,朱昌琳仍旧是靠着天灾又大赚了一笔,不过这次的灾害严重得多,暴雨从三月至六月,连下三个月,湘资沅澧大水,滨湖围垸溃决更多,长沙、善化聚集灾民数十万人,宁乡盈路皆属饿殍,安化斗米仈jiǔ百文,鬻卖男女仅得斗米之资;至永顺一地斗米值钱三千六百文,官吏地主有以一粉团易一妇者,有以钱四百买一妇一女一子者,这就是有名的湖南“道光己酉之荒”。朱氏靠着灾荒又大赚了一笔,隐隐成为长沙城内屈指可数的巨富,但朱氏良心未泯,于是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召集流民修建朱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