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中,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全军覆没。
太平军海军自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在积极发展自己的造船能力,自古以来中国人并不缺乏自己的想象力来造出更大的船只,明朝时期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乘坐的巨大宝船无疑是当时中国造船能力的代表。可惜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全面的闭关锁国,让中国的造船工艺大踏步的倒退。可当太平天国西王主政之后,全面开放的海运和海上贸易极大推动了造船工艺。
当西王还在苏南的时候,他就已经向全世界发布过太平天国苏褔省造船厂等一系列造船工业项目的招标事宜,因此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造船工匠和先进技术。后来到了1857年,派往美国的胡雪岩更是购买了美国一些造船厂的设备直接运送回国,并且雇佣了大量因为经济危机而失去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在这种背景下,到了1860年初,太平天国在上海、宁波等地相继建立起了近代工业为主体的造船工厂,可以制造大型船只和进行船舶维修。
在太平天国与英法爆发战争前,上海造船厂和宁波的浙江造船厂分别试制五百吨级别的船只成功,并开始尝试建造四艘千吨级战船,造船能力开始逐渐提升。英法联军一早就像摧毁这两处造船厂。摧毁太平天国的战争工业能力也是一种威胁和报复,但上海造船厂防御严密。加上先前英法海军在上海吃了败仗,因此何伯和西马舰队这次北上作战任务除了寻机歼灭太平天国海军主力之外。摧毁太平天国的两处重要造船厂也是任务之一。
身处宁波的浙江造船厂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太平天国似乎一早就在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着准备,他们的军工产业建设的位置都很隐蔽,就算造船厂这样的工厂,选择的位置也非常好,而且得到了极为周密的岸防工事保护。要摧毁浙江造船厂,需要先到达宁波,而到达宁波,必须先解决掉拱卫宁波的镇海和定海两处军事要塞。
站在旗舰科罗曼德尔号上。何伯从望远镜当中依稀见到了定海竹山门炮台的身影。定海;三面环山;北有晓峰岭;俯瞰县城;岭陡绝;临海有间道;东为竹山门;滨海;港狭水深;西为九安门;山丛叠;去海远;南为道头;空旷无蔽;海陆往来之要道。竹山门为定海东面临海门户,也是英军攻克定海最为首要攻击的目标。
当何伯让旗舰悬挂起代表战斗的红旗后,英军各条战舰开始分头行动,他们按照一早计划好的作战计划展开队形,外围快速的巡洋舰和巡航舰游弋在整个舰队的外围,负责警戒和保护舰队的侧后两翼。主攻的战列舰迅速到达竹山门炮台指定的攻击位置,水手们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