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都困难了。”
好在太平军并没有派出兵力截断二曾的退路,二曾带着兵马失魂落魄的回到了长沙。随后在长沙城内冒出了不少的传单,贴得到处都是,上面说的都是衡阳之战,同时也讲了湘军将领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认不清天下大势,意图抗拒天国天兵,这才导致兵火降临湘地,号召湘地的百姓不要跟着湘军去送死云云。
看到这种传单,曾国藩自然是暴跳如雷,命人全数收缴,但隔天之后又是满城都是,这时候湘军上下才明白,这长沙城里也不知道有多少太平军的细作了。
二曾在向曾国藩和其他湘军将领讲述了衡阳的战斗经过之后,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末了,曾国藩长叹一声道:“当初舍不得湘地其他地方,十余万湘军将士分散各地,后来水路被端,再想集中起来固守几个大城也是不可能了,如今我军被分割包围,其后便是逐个被敌人从容击破,如之奈何?”
曾国华急忙说道:“大哥,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为了这堂上我等一众军将的前程,就要搭进去湘地多少军民百姓的性命,那是有伤天和之事啊,鱼死,网却是未必破的啊!”
这一次曾国荃也不出声了,郭嵩焘沉声叹道:“曾帅,或许我们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了,如今天下大势已经不可逆转,若整个湘地陷于战火而生灵涂炭,我等便是千古罪人,大不了我们几个将罪责全部承担下来,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用我们几个换整个湘地的安宁,或许还是值得的。”
曾国藩惨然一笑,起身对在场的将领说道:“听闻太平处置那些人有个到还不讲连坐,一人犯事一人当,不会连累妻小,大家伙回去都好好想一想吧,三日后我们就商议决定,到时候赞同投降的人多,我们就投降吧。”
三天里,曾国藩不再处理任何的军政事务,而是专心的陪着家人安享天伦之乐,特别是曾纪静的儿子,曾国藩特别喜欢这个外孙,整日里就抱着外孙四处游玩,倒也不像是一个被四面包围、楚歌不断的一方霸主。
三天之后,一众湘军将领齐聚巡抚衙门,还是在大堂之上,曾国藩显得一身轻松,也没说什么便道:“诸公跟随老夫戎马数年,虽然拼死力战,但奈何时不在我,如今大势已去,为了避免湘地遭受衡阳那般的惨事,今日大家便商议一下归降之事,同意归降的请站到老夫左手,不同意的站到右手。”
当下众将都是低头不语,虽说都明白大势已去的道理,但要第一个站出来赞同归降,出于武人的荣耀,还是有些迈不开步子,倒是郭嵩焘毫不犹豫第一个便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