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做的就是消灭虎门的三千太平军,邓达斯上将相信,在海军和陆军前后夹击的态势之下,虎门的太平军应该轻松能够歼灭的。
西顿男爵并没有考虑多久,他几乎是马上就同意了邓达斯的建议,而其余的统帅们也没有太多的异议,因为这已经是现目前他们最好的选择了。于是当天清晨八点,联军剩余的两万多人开始朝着虎门方向急行军而去。
第七百三十七章死地则战
虎门炮台,珠江口广州的第三重门户,暖冬早间的晨雾在海风中渐渐被吹散,数只信鸽陆续飞到了这里,炮台上的太平军传令兵接住信鸽,将它们腿上绑着的小竹筒取下,取出里面一张二指宽的纸条后,便急匆匆的拿着纸条返回炮台指挥部去了。
在指挥部作战参谋参照密码文本翻译之后,将纸条上面的暗语密码翻译成文,那参谋看了一眼之后就急匆匆的赶去见炮台指挥官去了。
虎门炮台太平军守将是一个年青人,不过十八岁上下的年纪,看完那参谋带来的纸条后,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吩咐各营连将写好的遗书都交上来,统一锁在铁柜子里,陈参谋到时候你带人埋在关天培老将军他们的节兵义坟旁边。”
那陈参谋点点头吩咐传令兵前去传令,随后那年青将军掏出一封遗书递给陈参谋道:“这是我刘锦棠的遗书,希望能最后能交到我父亲刘厚生手中。”那陈参谋心情复杂的点了点头,非常郑重的接过了刘锦棠的遗书。
这年青将领刘锦棠乃是湘军大将刘厚生之子,十五岁从军,在湘军中已经三年了。在历史上,刘锦棠是因为父亲在岳阳死于太平军之手才愤而从军的,但在这个时空里,由于太平军的强大,湘军并没有发起岳阳战役,因此刘锦棠的父亲也没有死于太平军之手。
在今年年中的时候,湘军投降太平军,刘厚生一家也随军投降。由于手上没有沾太多太平军的鲜血,于是刘厚生被任命为湖南长沙警察司司长。带着一些湘军复员的士兵组成了地方警备力量,而刘锦棠因为年青则留在了军中整编。
刘锦棠所部大部分都是原来的湘军改变而成。虎门炮台三千二百五十四名官兵中,到有三千人是湘军组成,他们在广州接受了整编,操训了四个月之后,已经熟练掌握了太平军配发的各类新式武器,隶属第六军,随后被派遣前来镇守虎门炮台。
传令兵将收拢遗书的消息传达下去之后,炮台阵地上忽然有人哭了起来,相互感染之下。哭声越来越多起来。刘锦棠听到哭声顿时大怒,他手握指挥刀快步走出覆着圆顶的指挥部向阵地炮位上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