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抵达泉州湾,清军的目的很明确,要从海上进攻,配合陆地上的清军打开局面,意图一句彻底歼灭南方最后一股抵抗势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郑成功自然不会冒险派出自己手中的王牌水军,周全斌在**城抵抗了三天之后终于城破身亡,明军大部分战死,两千余人被俘,最后被清军残忍的杀死,清军的做饭激起了明军更大的仇恨,也断绝了明军投降的念头。
明军陈鹏部在高崎大败清军,斩杀清军五千余人,清军三路进攻其中一路已经被击破。
郑成功自己则率领明军水军主力出了厦门湾,布下阵势准备迎接清军水军,十月十日黎明,清军从海上出发开始进攻,明军将领周瑞、陈尧策奋勇抵抗,壮烈牺牲。清朝海军又攻击陈辉部队,陈辉令部下大发火炮,此时明军的火炮大多是西洋火炮,重量上面要毕清军轻很多,因此战舰上面一面就有多大三十六门重量在四百斤重的火炮,明军火力优势十分明显,炮击引起的大火点燃了大量清军舰只,清军抵挡不住,且战且退。中午,海上刮起大风,海浪汹涌,郑成功亲自率领巨舰冲杀清军船队,郑泰也率领浯屿方面军队加入战斗,明军越战越勇,清军溃败横尸遍海,达素乘坐小船狼狈逃回泉州。有两百名满洲兵乘船逃到圭屿,企图据守顽抗,明将马信将其诱降,然后在夜里将他们全部投入大海淹死。
这一战打完之后清军彻底歼灭明军的企图便被粉碎,海澄重新被明军夺回,但是明军自己也伤亡惨重,加上战场多在厦门附近,因此不仅军队基础设施破坏严重,而且各地的人口流失更是触目惊心,清军在福建一带烧杀抢掠带来的人口出逃,使得大批农田被荒废,大量的百姓逃亡广东、南洋。
战后的厦门,项玉走在厦门的街上,放眼望去满目疮痍,清军的炮击让这座本来就不算繁华的城市变得更加破旧,城中已经很少见到普通老百姓了,到处都是烧焦了的废墟,和一队队巡逻的士兵,项玉叹了一口气,明军在福建已经呆不久了。
在城西的一处大宅内,明军主要将领都聚集在一起,商讨今后的出路,项玉来的时候屋内已经坐满了人,他的军职比较低,有属于新晋的统制官,因此谁也没有在意他。
郑成功还没到,正堂的主座还空着在。
大堂内的将领吵翻了天,项玉留心了一下,见他们谈论的主要是明军的出路在哪里,有人说是退往金门依托水军跟清军纠缠,立马就有人反对,说金门岛地方太小,人口又少,养活不了大军,全部退到金门岛是不现实的,况且现在清军水军不行,不代表以后也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