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财力有限,军队人数也不多,所以暂时只能招募这么多人了,再多就养不起了。
冬天很快就过去了,明军的士气也一天天在下降,耿精忠的大军此时已经全部进入福建境内,施琅在马港的水军也训练的初具成效,一整个冬天明军的后勤供给都十分紧张,大军的粮食和衣物的供应都十分困难,陆地上的空间已经被亚索的十分厉害,从陆地上面基本上已经得不到补给了,为此郑成功甚至远赴重洋跟日本做起了生意,从日本的九州岛运回大批补给。
这一天,项玉把陷阵营的士兵们都集中起来,一整个冬天的严格训练和食物的短缺,让许多士兵的体型都消瘦了下来,不过队伍的精神面貌还算不错,今天是二月初,农历的二月厦门一带已经比较暖和了,今天是陷阵营的大训日,本来是要进行一场两支大队见的攻防演练,不过今天项玉却没有这个打算,他打算今天出兵戴帽山,彻底拔出这个土匪窝。
戴帽山的土匪这个冬天的日子也不好过,劫掠的次数更加频繁了,周围的村庄几乎全都惨遭毒手,甚至在劫掠了一次军队的粮队之后,秦明的胆子越来越大,一连有袭击了几支粮队和一些驻军。
由于项玉之前在兵部备过案,所以剿匪的事情便落到了项玉的陷阵营的身上。士兵们检查了武器装备,每个人身上都带了两个小包,挂在腰间的军带上面,左边的是一个白色上面印着一个红十字的小包,里面装的是一些止血的中药材,作为战场急救准备的。
右边装包稍稍大一些,是一个五斤中的炸药包,这时制作不出来小型化的震天雷,只好把这个最小号的炸药包带上当做投掷武器用了。
戴帽山高度在六百米道七八米左右,主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寺庙,叫做灵应寺,据载此寺宇始建于五代后唐,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相传后唐年间有个神童叫李文愈,幼时孝行,家贫有志,童真弃俗,坐化于岩后茄吊滕中,后人将他塑造成像,祀奉为灵应祖师。
秦明的主要人马都在戴帽山里面,他自己带着众多小妾住在灵应寺里面。项玉本来打算先去打掉势力比较小的董江部的那六百多土匪,但是考虑到这一部分土匪中间包含有数量众多的百姓,消灭了土匪之后老百姓不好处理,会耽误很多时间,这样一来戴帽山上的秦明必然早已得到风声,做好了准备,在打戴帽山就比较困难了,这才决定先向戴帽山上的土匪动手。
戴帽山四周密布着茂密的树林,山腰以下的山势也不是十分陡峭,因此项玉打算从北面摸上山去,由于灵应寺修建在山的南边,北边的防备要比南边松懈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