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于是叫来几名士兵,跟他么交代一番,士兵们点了点头,走出船舱,对着桅杆上面的旗手示意下达出航的命令。
郑成功征台的船队数量庞大,船队在海上行军传达命令不能像陆地那样派人前往,于是每一个船的桅杆上面都有一个瞭望哨,里面的士兵既是岗哨又是旗手,可以传递情报和主帅的命令。
旗手的信号传出去之后,其他船上的旗手纷纷做着同样的旗语,不久之后整个船队就都收起了船锚,跟着郑成功的主船开始了向东的航行。
第二天一早,明军便抵达了澎湖岛了,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因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由台湾海峡东南部64个岛屿组成,主要岛屿有澎湖本岛、渔翁岛和白沙岛,面积约为96。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6。1%。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
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
荷兰人此时并没有在意这些狭小的无人岛,岛上没有设防,明军进入澎湖的内湖之后便稍稍休整了一日,这时已是农历三月二十九日,根据何斌的航海图和郑成功获得的水文情报,大军要进入台湾岛,按照何斌给的航海图,则必须要经过鹿耳门,鹿耳门只有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涨潮的时候才能通过像明军船队中的这些大船,因此明军船队必须在四月初一这一天通过鹿耳门。
所以三月三十号的时候明军便离开了澎湖岛,全军向着东南方向的鹿耳门驶去了。
四月初一这天,台湾岛已经近在咫尺了,大军在涨潮时安全的通过了鹿耳门,郑成功担心荷兰人会派军截断大军后路,因此下令留派一支船队驻守鹿耳门,守住大军的生命航道。
明军一路十分顺利的在台湾南部登陆了,荷兰人此时在台湾岛上主要集中在两个城堡里面,一个是台湾南部的赤嵌城,一个是鹿耳门航道南部的热兰遮城(台湾城),郑成功并没有急着发动进攻,而是先让陆军在岸上休整了两日,然后兵分两路,水军战船游弋在热兰遮城和赤嵌城之间的大海湾内,将两座城堡之间的联系彻底切断,这时热兰遮城里面的荷兰军队早就得到了郑成功大军来袭的消息,他们本想凭借热兰遮城和赤嵌城的岸基火炮封锁住鹿耳门的航道,以阻挡明军进入大海湾,却不料明军走的并不是他们封锁的南海道,而是北边的废弃的航道,于是他们的封锁计划便落了空。
荷兰军队内部这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