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赵登明改变计划,不再前去镇南关,而是继续南下,抵达清远,这里距离广州比较近,而且也不再吴三桂的行军线路之上,至少不会遭到吴三桂的主动进攻。
项玉给赵登明的指示很简单,那就是救下尚可喜,但是也不能让他的实力保留过多,在完成这个底线的任务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中华军自己的伤亡那是最好不过的,不过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军事势力太过于惊人,因此想要将自己摘出来只怕是很难的,所以赵登明要做的就是在双方的战争爆发之后,再行进场,这样才不会承受过大的伤亡。
三天之后,胡国柱率领五万大军拿下肇庆府,这里距离广州城已经不足三百里,大军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能兵临城下,广州城内的尚可喜自然是寝食难安,他手中目前已经没有多少军队了,这个时候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中华军的援军了,所以他一天到晚的派人给中华军送信,催促他们快出兵,甚至又追加了两百万两白银,一共是五百万两白银派人送到了中华军的军中,以求他们尽快南下参与守城。
第三百八十二章三水议兵
看在银子的份上,赵登明这才下令大军开拔,准备南下参与广州城的守城之战。
八月二十八号,吴三桂大军拿下了三水城,这是广州城东面的最后一面水陆屏障了,而尚可喜此时在广州城内的军队总数不过三万人,中华军这个时候终于抵达了广州城。
尚可喜带着儿子尚之孝和众位文臣武将出来迎接,赵登明也也不跟他客气,一连询问了很多的问题,都是关于广州城的布防的问题。
尚可喜毕竟是军旅出身,所以对于广州城的防务其实还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对答如流,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情报全都说出来了,生怕因为任何细节的疏忽而带来严重的后果,广州城这个时候是他的安身立命的场所,一旦失守,他就变成丧家之犬了,而中华军的军队即便是没能守住城,大不了还可以撤回福建。
吴三桂这个时候已经得到了中华军出兵进入广州的消息,吴三桂原本对中华军的了解并不深,但是这几年来中华军和清军作战多次,无一败绩,前后共歼灭了清军多达**万人,这样的战绩自然是令他对这支军队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在吴三桂收集的相关情报之中,对中华军的先进武器提及最多,早先他对此只是半信半疑,等到施琅的水师在台湾全军覆灭的时候,他才开始重视这件事情,因为在施琅的舰队中间,很多船只都装备了先进的红衣大炮,这是目前清军手中最为先进的火炮,可谓是攻城拔寨无往不利,而即便是大量装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