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以为意,继续修建,对于中华军而言,这些东西无非就是他们作战训练之中的土木工事而已,反正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这一下子康熙皇帝大怒,哪有这样打仗的,这岂不是耍赖吗?这个时候还没有游击战这种战术,十六字方针更是没有出现,像中华军的这种战法确实是极少见的。
康熙帝气冲冲的带着他的大军再一次返回到了祁口镇,中华军问讯再一次选择了撤退,还是只留下了一座空城给清军,康熙不想在这里驻军,因为很难守住,可是他也不想继续被中华军牵制,于是下令干脆一把火将祁口镇烧掉算了。
可怜一个有两千多户百姓的小镇,就这样被付之一炬了。
不过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清军一走,中华军又回来了,只不过这一次选择了在祁口镇更南边的海丰镇落脚,当地只有几十名府兵,见到中华军到来吓得立刻逃走,中华军在此夺下了一个海边的据点。
康熙皇帝十分聪明,他很快就意识到了中华军的意图,对方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海上优势,选择任意的一个地方登陆,而自己则必须被动的迎敌,要是派去的军队人数少了,对方能够轻易的对付掉,要是派去的军队多了,对方眼看不敌还能迅速的撤退,这让自己很难处理他们,可是如果放任他们不管的话,敌军很有可能控制住这个据点,然后源源不断的输送更多的军队前来,这样的话将来就会尾大不掉。
康熙早先虽然支持海军的建设,甚至不惜投入巨资,但是他却始终不知道海军的用途有多广,直到这个时候被中华军的海军牵扯的精疲力尽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一个强大的海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多么重要,清军的海防措施是修建大量的炮台,但是除掉一些关键的位置之外,这种耗时耗力且造价昂贵的防御性设施,远不能应付来自海上敌人的威胁。
康熙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能够度过眼前这一个难关,他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卫国家的海疆,并且还要将这一点写进对后代的教导之中,让后代也牢牢记住,不能忘记。
第三百四十八章最后一道防线(补章)
清军稍稍的休整了一下,这个时候因为两道壕沟的阻拦,他们无法继续使用他们的斗车了,而且哈伊尔对斗车之前发挥的效果也不太满意,因此也没有在意这件事情。
中华军原本修建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五百米,清军在拿下第一道防线之后可以稍稍的松下一口气,他们前面的进攻路线比起之前来说要多了很多,因为为了便于两道防线的联系,这两道战壕中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