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明早就防着这一手,他亲帅一直两万人的军队拦住这些骑兵,迅速的将他们击溃。这些人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不到两万人。而且和正规的军队比起来,他们显然是更加松散一些,没有阵型和纪律,冲锋起来也是一团散沙,在挨了中华军的一顿胖揍之后立马就崩溃了。
而这个时候,准葛尔的大营里面的牧民也都纷纷醒悟过来,一个个连忙驱羊赶马,拆了帐篷,套着马车就向西南方向转移了,对方全都是普通的步兵,一个骑兵也没有,这样的话他们就放心了不少,在草原上,真正最具有威胁力的就是骑兵,对方都是步兵,不一定能追的上自己,因此他们也就能够顾及到自己牲畜和财产了。
赵登明在出兵之前,项玉曾有过交代,那就是如果对方抵抗太顽固,或者难以拿下来的话,那就不要心慈手软,直接下令将他们全部杀光了,免得以后给自己留下隐患,如果对面抵抗不激烈的话,那就想办法将他们全部俘虏,日后将他们的财产全部没收,将他们迁移到内地去,让他们在汉人中间分散布置,直到被彻底的通化掉,而这些财产和牲畜,正好作为军队的物资和吸引内地的汉人迁移过来的奖励。
准葛尔人走的不快,赵登明这边也不紧不慢的追赶在后面,一边追赶,一边还不断的派人去联络后续部队,给他们留下一个路径,好让他们追上自己。
在之前的那一战之后,项玉这边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收拾好战场,将阵亡的中华军士兵妥善的安葬了,而至于准葛尔的阵亡士兵,这人数也实在是太多了,要是一个个的挖坑掩埋,还不知道搞到什么时候去了,于是干脆将它们聚集到一起,撒上引燃物和火药,点着了烧了算了,这么多的死尸要是不处理的肯定会生瘟疫的,这块土地可是祖宗留下来的,项玉可不想将它搞脏搞乱。
至于军队之中的大量伤兵,这确实不好处理,这个时候大军还要继续前进,肯定不可能永远呆在这里,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陕西去,让陕西方面派人开始给大部队运送物资并且顺带将这些伤员接送回去,为了保护这些人的安全,他留下了五千人的军队,等到伤员们本陕西的来人处理了之后,这五千人再来追赶大部队。
如此一来他手中剩下的部队只剩下三万人了,而项玉就带着这三万人跟着之前赵登明的部队留下了的信号一路向前追赶,大军一连走了五天的时间,这一天已经能够闻到一股海风的气息了,项玉马上就想到了,这个时候自己应该是来到了青海湖了。
青海湖在唐朝的时候曾宽大四百余里,周长超过千里,被称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