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们在派出追兵一路逼迫,将自己驱离辽阳城和盛京的方向,使得自己手中的这五万人的军队不能参与到这两座城市的保卫之中。
想明白此节,费扬古顿时大怒,合同者定辽右卫城内的三千守军,接连向阻挠他们的三万中华军发动猛攻,企图重新打通这一通道,但是这个时候中华军早已组建了完整的防御阵地,他的这五万人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是本身都是一些刚刚参军的新兵,再加上一路上的连续行军,这个时候早已疲惫不堪,虽然挨不过主将的命令勉勉强强的上了战场,却根本就不是中华军的对手,一连好几次冲锋都被占据优势的中华军很快的打退了,而且这些士兵不善于打硬仗的弱点也在这个时候暴露了出来,很多新兵连日来担惊受怕,本来就已经神经紧绷,这个时候在他们看来,主将的命令却要他们去送死,敌军的火力这样凶猛,根本就不可能突破敌军的防线,而且即便是成功的突破了敌军的防线,无论是跑到辽阳还是盛京,都要继续面对敌军的持续进攻,他们不想要再有像海州卫那样的经历,因此清军军中开始出现士兵偷偷的逃亡的情况了。
起初还只是一小部分士兵潜逃,但是随后逃亡的士兵规模越来越大,就算是费扬古派兵抓捕了很大一批人,并且施以严惩,依旧止不住这种趋势,他只能喟然长叹一声,引兵离开了定辽右卫,向东去了。
而这个时候,中华军早已从海州卫出发,大军只用了两日便抵达了辽阳城的城下,只要拿下这座城,中华军就能够直面清军的都城盛京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兵临盛京
此时的盛京城内已是风雨飘摇,整个城市的气氛都弥漫着一种压抑和不安,街上已经看不见什么行人了,偶尔路过一人,远远一看无论是行色匆匆的官员还是步履蹒跚的老弱,或是一队队持枪握戟的士兵,都对眼下的局势感到惶恐不安。
盛京城是清廷的龙兴之地,城中有很多满清贵族的府宅,只不过由于战争的临近,最近的一段时间里面大量的勋贵选择将自己的亲眷转移出去,转移到更远更安全的北方草原。
这种举动自然引起了很多百姓的不安,内务部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康熙皇帝,康熙也只是长叹一声,并没有下令制止这些贵族们的做法,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们在国家面临困境的情况下,选择明哲保身那也是无可厚非的,况且也只是将家眷送走,自己并未随之离开,要是他们也走了的话,那整个朝廷才是真的要完了。
见到朝廷并没有出手阻止这种行为,于是其他还在观望的大臣们也纷纷效仿,将字的亲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