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妃就来了,韩景就先离开了,宣王妃和袁氏要谈的也是儿女嫁娶的事情,不过因为知道袁氏辛苦,宣王妃倒是没留太久,大致说了一下,又让她放心,就离开了。
第二日一大早,严舒锦醒来的时候,只觉得浑身发懒的,玉珠端了温水来,因为玉润嫁人了,严舒锦身边又多了一个人,就是当初陶氏收养的孤女李杏儿,如今李杏儿改名玉杏。
严舒锦梳洗完又喝了杯蜜水,这才坐下让人给她梳妆,因为要入宫的缘故,打扮的要郑重许多,严舒锦也很久没有这样的装扮了,一时还有些不适应,觉得有些沉甸甸的,只是看了下银镜,见里面的自己很是漂亮,也就不觉得沉了,反而开开心心欣赏起来。
因为还没用早膳,严舒锦就没换衣服,而是陪着家里人用膳。
不管是宣王还是宣王妃都没提早朝的事情,反而让严舒锦多用一些。
这次宣王妃没有再去送严舒锦,严舒锦是跟着宣王一并坐的马车,严启瑜和韩景在外骑马,等把宣王和严舒锦送到宫门口,严启瑜就要带着韩景去太后宫中了。
这不是严舒锦第一次走这条路,在门口迎着她的依旧是赵忠,如果说不同的,是这次宣王就在她的身边。
宣王感觉到女儿正在看他,就看了过去,对着女儿笑了下说道:“别怕,万事有我。”
严舒锦咧嘴笑了起来,她才不会怕:“赵公公,你记得和祖母说,我想吃烤鸭,要那种有卷饼的。”
赵忠愣了下才反应过来说道:“是。”
严舒锦想了下继续说道:“还要蟹黄豆腐汤,灌汤的鲜肉包。”
赵忠都仔细记了下来。
宣王听着女儿的话,也渐渐放松了下来,他本来以为女儿是为了安他的心才表现的这般不在意,可等到朝堂上,宣王忽然发现,他错了,女儿不是为了让他放心才这般的,而是真的不在意。
哪怕是面对大儒,依旧格外的淡定,甚至可以说态度很嚣张。
宣王就见大儒和女儿当朝对峙,大儒言:“听闻公主在福州开设女学。”
严舒锦说道:“王先生年纪不小,却挺喜欢听这些的,是开了女学。”
宣王忽然不担心了,因为他有一种感觉,一会是不是要叫太医,这大儒看起来年岁不轻了,怕是经不起打击,不过他还带了个学生来,就算倒了也有人扶着,这样一想宣王又觉得不需要找太医了,毕竟这是给自己女儿找麻烦的人了。
严舒锦还不知道自己父亲心中的想法,只是很熟练的站在中间,回答完了王老先生的问题,还说道:“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