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休息,甚至还落下腰疼的顽疾,怎么还会有人上奏让他从帝位上下来。
母后让父皇不要理会这些人的碎语,甚至还说是大皇兄不满父皇对他的冷漠,专门让人上奏,请父皇下台。
我不知道母后为何第一个怀疑的人是大皇兄,但由此可见母后很反感大皇兄的一些作风。
父皇听母后所言,在我面前第一次对大皇兄抱怨,说大皇兄接待官员的排场比他这个做帝王的还大,难怪会有人希望一直节俭的父皇下台。
母后更是说,那些官员暗地里希望大皇兄登基为帝,这样大皇兄的小妾便可为皇妃了,这样一来得益的还是他们这些身为小妾父亲的为官者。所以,这些官员有这样的心思,才让人上奏书,让父皇难堪,顺便打探父皇是何反应。
母后为已离开大兴的二皇兄唉声叹气,说二皇兄如此优秀怎么就生为二儿呢。
父皇闻后沉默不语,而后下诏书说:“朕承受天命,抚育百姓,天色至晚也勤勉不敢休息,还害怕不能做好,怎么能学近代帝王,不效法古人,将帝位传给儿子,自己贪求安逸快乐呢!”
诏书一下,在朝无女入东宫为妾的老臣力挺父皇。百姓看到诏书告示,皆说父皇的好话。百姓关注的事转移到父皇退不退位上,这样一来议论四皇姐的谣言终于渐渐少了。
我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四皇姐为了终止谣言所使的计谋,但我知道就算她的谣言不再四起,她想要再嫁怕也不易了,当今大兴还有谁愿意娶这么一个抢夺有妇之夫的准公主。父皇母后也没有让她改嫁的心思。
这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官员止步于东宫外,因为他们害怕传出与四皇姐的谣言。比如百姓会说,今日那个官员去东宫啦,这官员是不是与准公主有一腿啊,等等此类的流言蜚语。
东宫出现前所未有的冷清,直到父皇解决洛阳男子上奏之事,四皇姐的谣言少了后,东宫才重新歌舞升平起来。
我不明白与四皇姐传过流言蜚语的王奉年,在四皇姐这谣言四起的时间段里,为何没有再传出他与四皇姐如何如何的事。
难道四皇姐真的肯放过王奉年了,还是四皇姐见我不再关注王奉年,不再寻他,便打消通过王奉年来报复我的行为。
我已经多月未曾见到王奉年了,也许不见才是最好的。我坐在王兴寺禁地的湖边水榭石凳上,如此想着。
突然,我的耳边传来禁地外百姓对我的高呼声。他们被王兴寺的护卫拦着不敢上前。
我问红啼说:“那些百姓怎么了,为何不断地对我挥手?”
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