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未点明,其实大意已了然。
座间诸位,内阁首辅徐阶竟有些唯唯诺诺的模样,只垂着眼皮在听;适才点头的陈以勤两手相抚,若有所思;张居正右手微举,欲言又止;倒是次辅高拱眉头微皱,徐徐摇头。
“高卿家又意下如何?”隆庆见高拱模样,知道他心里有话,于是不问首辅徐阶,只是先问高拱。倒是徐阶听隆庆径直去问高拱,禁不住暗自微叹一声。
“鞑靼狡黠,只怕和不能久。”高拱所忧似乎也并不无道理,“当年成祖时,也曾有封鞑靼贵族为王,久后皆反。”
“臣不通军事,可臣也知道。我军之长在于火器,鞑靼之长在于马上。”高拱侃侃而谈,“近年来我大明边军虽是骑射愈精,可若对起鞑靼并无占优,若是鞑靼再习得火器之术,只怕……”
高拱所言,虽有些气短,但也算是实情,此话一出,隆庆适才刚张开的笑脸顿时又绷了起来。
“那若是以朝廷出兵,解瓦剌及畏兀儿之围如何?”张居正观着众人脸色,徘徊许久终于憋出句话来,“俺答部眼下毕竟归附我朝,此次求援,亦颇有诚意,若是不允,只怕反是激起他蛮夷的性子来,也免得火器落到其他鞑靼人的手上去,反是会生出事端来。”
“张大人果然志向不小,只怕日后把当年卫青卫大将军都要比下去。”高拱对张居正的话不以为然,冷笑一声。
“高大人,皇上召内阁议事,既是议事。便是要让人说话。”徐阶忽得抬起眼皮,cha了一句。
“徐卿说的是道理。”隆庆点头称是。
高拱想回徐阶的话,却见隆庆开了口,只得吞了回去,面皮上青一阵白一阵的,竟未心服。
“微臣倒是赞同张大人的主张,关外土地千里,若是不取,反为蛮族滋生。”萧墨轩见众人纷争不下,又有张居正相助,暗觉时机已到。
“塞外苦寒。取之何用?”隆庆尚犹豫不决。
“陛下,可曾忘了南洋?”萧墨轩不再多说,只提一句。
南洋乃湿热之地,中原大国甚少动过染指的念头,可如今又何曾有人想过,如今太仓岁入的四分之一,竟是取自于南洋海贸。
之前尚有人想分辨几句,可又听说起了南洋,左右顾盼一回,竟无人再出反驳。他们不反驳,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萧墨轩下一步棋想落在哪。
内阁里若论权势,萧墨轩未必数得上第一,可只论布局,无论是徐阶还是高拱,都只能跟在萧墨轩后面。
大局如棋,没有人有信心下得比萧墨轩更好。所以他们还不如让萧墨轩来落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