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惠丰行其实大半是萧家的产业,惠丰行这么有底气,在肃州的掌柜又拍了板。肃州那些本地的大户,论财力更是远远攀不着惠丰行的边,声音顿时就小了下去。
直到等过了未时。终于有兵部的信使过来颁下公文,只是把出关的日子后延了一天。“ 闹腾了半日的肃州城,才算是安定了下来。
相比闹哄哄的肃州城,二十六日的京城却显得格外安静。
酒楼茶馆什么的早就是歇了业,从承天门到德胜门沿路的民居和商铺,大多自打早上开始就没开过门,一个个只是从镂空的窗格和门缝里朝外看着。
卯时一刻,樟宫由万寿宫起驾,移于皇极殿前。
从午门,端门。承天门,大明门,德胜门,并桥。清河桥,沙河一直到天寿山等沿途各处的神祠,早就有礼部和鸿驴寺。太常寺备下酒果香烛以祭神灵。金水桥并无神祠,已着礼部官员,前一日祭祀。注: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辛亥革命后称中华门,是以北京为都的历代真正国门,后为扩建广场而拆毁,原址为现纪念堂一带。
隆庆帝,陈皇后,李贵妃,皇太子朱钥钧,潞王朱朗谬,以及后宫诸妃,皆着玄色哀服,随于挥宫之后。
从午门外到大明门外,已是乘夜设下启莫,另有司礼监备下香烛酒果,沿途祭祀。
卯时三刻,皇极殿挥宫前,自皇帝以下,行四拜跪送礼,焚币帛祝文。
辰时整,礼部请隆庆帝换祭服,移驾太庙,祭献酒食。
“请教皇帝神主附享太庙。”太常卿徐涉,乃内阁首辅徐阶之弟,此时却也丝毫不敢怠慢,只等献祭过后,连忙肃颜宣道。
“请太祖皇帝。文皇帝神主还位。请教皇帝神主登御辇。”
隆庆帝亲奉嘉靖帝神主牌位,由太庙左门而出。安奉御辇之上。
随后御苹由思善门入宫,移嘉靖帝神主于樟宫座上。又请隆庆帝易哀服。
这一套礼仪。虽是有现成的规矩,可一套套做来,极是繁琐。
“请教皇帝灵驾升必…进发”
直到巳时中。随着礼部尚书高拱的一声吆喝,隆庆帝携诸子百官拜于樟宫前跪奏之后,沉重的灵驾才徐徐驶动起来。
铁箍的车轮在“金砖”铺就的大道上轰轰的碾过。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声音,向着午门外行去。
而这一回率领宗亲及百官相送的,却是皇太子朱翎钧。隆庆帝并不随驾前往天寿山,而是在之前由司礼监掌印太监陈洪跪奏,请皇上还宫。有明一代。向来有这般规矩,想来也是告诫子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