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没的用的人家的时候指望别人出力,如今战局变迁,大周占了优势,有了余力,倒嫌弃起别人了。”
负手环视朝堂诸位臣躬,“朕知卿等所想,应天女帝垂拱治国至今不过数十年,朝中臣躬多有经历过女帝之事,如惊弓之鸟,觉女帝之祸未远,防着女子接触政事,怕再出一位祸国女子,当谨慎防之,勿再埋女子乱国之祸。”
“——只是朕却不以为然。应天女帝乃是不世出的奇女子,上下千年不过仅此一人。便是女帝当初,若非高宗放权,其后英宗皇帝束母无力,如何能有薛氏掌权极至最后临国之事?朕以为,只要皇帝能持的住自身,便是再野心聪慧的女子,也行不得乱政之事。诸公杯弓蛇影,究竟是小瞧了自己,还是小瞧了朕?”
“功赏过罚,方是治国正理。”朗声言语,“尔等均是大周股肱之臣,朕盼着你们均睿智,能有足够的心胸,包旁人立下的功劳。无论此人是汉人、异族,男子、还是女子。如斯这般,大周方兴旺有道,中兴千年。”
朝上众多臣子听了皇帝言语,方觉面上暗暗发烧,“圣人圣明。”
老臣罗元崇持笏上前一步,拱手朗声道,“圣人所言持道中正,乃是治国正理,依老臣之见,两位贵女于国解忧大功劳,该当重赏以示朝廷公正。长乐公主可加美号,赐号一品将军之职。如此足可堪告慰其功。”
“至于宜春郡主,”顿了顿,“郡主前有大义之功,后又有报国通信之大德,实属忠信难得,可加一品品级,进位封赐为正一品公主。”
姬泽负手环视众朝臣,沉声命道,“传朕之旨意。”
“策长乐公主姬红萼为定安将军,驻守土门。至于宜春郡主。”
扬了扬眉,
“宜春郡主,功勋卓著,宜当厚赏,然公主乃帝女之封,不适宜加封臣女。朕意加赐郡主双字国号封号昭国二字,定邑宜春,加一千二百食邑,以飨功劳。”
殿上朝臣听闻皇帝明旨,皆愣怔一瞬。
按大周贵女制度,公主为正一品,郡主为从一品。但国字封号尊贵,默认加高一级。
昔年应天女帝之时,太平公主加镇国封号,为镇国太平公主,与安国相王一道享受世人尊重。宜春郡主加封昭国国字封号,便比此前高一品,相当于和公主一般尊贵。昭,乃华美之意,乃是极好的美号。
圣人择选此号加封宜春郡主,可见的对郡主的喜爱之意。
只是明白过来之余,微有不明所以之觉。
论起来,大周公主和加国号的郡主其实差不离儿。圣人为何摒弃了罗相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