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男人们除了当差和实在有应酬的,按规矩是不准缺席的。
照例男女分开坐了,靖国公带了儿子和几个年长的孙子一桌。
至于女眷这边,朱夫人带了几个儿媳妇一桌,剩下的女孩子和年幼的男孩一桌。在周家媳妇除了开席前按箸摆桌之外,是不用伺候婆婆用饭的,因此在象征性的给朱夫人布了两筷子菜之后,妯娌几个便也坐下来吃饭了。
三姑奶奶因身上有孝便只带了女儿在客院用饭,因此周宝珍没能见到三姑母和李家表姐。
周家严格遵循“食不言”的规矩,因此除了偶尔的碗箸之声,整个饭厅里竟然一丝声响也无,就连最小的六爷周延武都安静的由乳母抱着喂饭。
周宝珍如坐针毡,觉得气氛压抑让人食欲全无。心下更是纳闷,不是为了联络感情才聚在一起吃饭的吗,可如今人人都不发一言,这感情又该如何联络呢?
定南王府的规矩除非节日,不然各房在自己房里用饭。因此周宝珍平日里多半和姨母还有表哥表姐没围桌而坐,彼此说说笑笑,一顿饭也就过去了。哪怕是定南王在时,也并不禁着孩子们说话,只是王爷和世子表哥话不多罢了。
她觉得有些沮丧,回家亲人团聚固然很好,可如今看来有许多习惯少不得要改一改了。
一时寂然饭毕,靖国公带了儿子还有年长的孙子往前院书房去了,而朱夫人则带了媳妇孙女往上房坐着说话去了。
待丫头上过了茶,朱夫人喝了一口便朝齐氏问到:“下月便是宛姐儿的周岁了,你和老五预备了怎么办好?”
宛姐儿虽说在姐妹里排行第八,可却是五爷和齐氏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他们哪一房的嫡长女,夫妻两人自是重视的。
只听齐氏笑道:“五爷的意思是到了那天请亲戚朋友们热闹一天,母亲不是爱听吉庆班的戏,还有最近很火的那个南戏班子也一起都请了来,只是到时候少不得又要大嫂受累了。”说着笑容满面的朝柳氏福了福。
“这有什么,原本就是我这当伯母的份内的事,只盼着到了那日万一有不周全的地方,弟妹不要怪我才好。”柳氏看了她笑到。
“看嫂子说的,在我看来,嫂子做事便再也没有不周全的时候。。。。。。”突然,坐在一旁的小朱氏开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