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占有最伟大国王的位置。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是非凡而又复杂的人物。他高大英俊,做事果断,智慧过人,能力超群;但也阴险狡诈,好冲动,多幻梦。他使瑞典成为欧洲当时治理的最好的国家之一,但也使瑞典上一条无法走通的道路,“他……不明白一个帝国是不能建立……在敌国领土作战的基础之上,即使建立了也不能永久保持;他不明白瑞典迟早会论落到二流或三流国家行列。”
卡尔十世、十一世和十二世继续向外扩张,同时进一步强化国内封建专制统治。卡尔十二是古今罕见的马背上的国王。他18岁即位后,便统率大军攻打凡麦,从此再未生还首都斯德哥尔摩。他戎马一生,迫瑞典宿敌丹麦就范,又横扫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令波兰俯首称臣,令奥地利和法国皇帝胆战心惊,继而又东征,攻打俄罗斯,波尔塔瓦一战败于俄国的彼得大帝手下,从此一蹶不振。1718年12月一颗至今也未查明来自何方的子弹击穿他的头颅,当即倒在战壕里,一命呜呼。瑞典不幸被英国人言中,从称雄一时的北欧强国沦为一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小国,瑞典王室势力从此大大削弱,国王成了一枚“橡皮图章”,国内政治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权操在贵族手中。
1772年古斯塔夫三世发动“不流血政变”夺回王权,但这只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回光返照。古斯塔夫三世是瑞典历史上褒贬最多的国王之一。他梦想重振王室雄风,恢复瑞典昔日大国地位,但他生不逢时,国力衰败和国库的空虚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美梦。他试图这行某些改革,如货币改革、土地改革(农民可以买卖土地)、废除苛刑、提倡新闻自由等,伏尔泰、卢梭等大思想家为此也曾为他喝彩,但他的改革有始无终,一一流产。他一度鼓吹新闻自由,很快又亲手将它扼杀。他被暗杀后,贵族重新操纵实权,并通过1809年宪法,对君主权力作了明确限制。王权从此直线下降。
1866年“议会改革”是瑞典历史的分水岭。随着贵族阶级控制的“等级议会”解体和上下两院的建立,贵族渐渐让位于新兴的资产阶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古斯塔夫五世国王曾为夺回王权作了最后尝试。他选择国防问题为突破口,主张加强军事力量在群众集会上大喊“我的海军……我的陆军……”结果自讨没趣,被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党击退。国王从此再不过问政治,国家大事全凭政府处理。1975年议会通过新宪法,替代沿用了一个半多世纪的1809年宪法,明确国王只是象征性国家元首,不再拥有任何政治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