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六千人,全体愿向山东投降,任凭处置。
江华松了一口气,大功结结实实的到手,今后前途不用担心了,陈六则是满脸失望,不过也只能是安排军将士卒出去受降看管,几万人过来,粮草耗费,各项补给,可都是个不小的数目,还有的操心。
不过郝摇旗率军投降地消息,陈六也是派人快马送到大帅李孟的本军去,尽管知会消息,而摇旗这边还写了一封信,是给在另一侧守御地顺军部队,劝他们投降。
在~县一带堵住山东马军和明军高杰部的顺军部队,则是在听说大军覆灭,闯王溃逃的消息后,全军崩溃,已经不复成军。
襄城本来是被顺军完全占据的城池,在李孟大胜之后,原来在山上某寨子居住的襄城县令却领着一帮同样是在山上结寨自保地乡绅豪族,下山复任,打仗的时候他们缩在后面,这时候却是奋勇当先了。
可胶州营还暂时用得着他,这名县令完全看不出是大明地官吏,对李孟的态度如同对待皇上一般。
这等猥琐小人根本做不成什么事情,不过此时地方上凋敝异常,无人可用,也就暂时用他了,同时李孟的元帅行辕连续向开封城那边发出命令,要求尽快调拨屯田田庄的筹备和管理人手来这边,大批的俘虏,大批的无主田地,尽快设立屯田田庄才能稳定下来。
大战在深秋发生,这么多俘虏地吃用是大问题,李孟少不得又要给河南巡抚李仙风去信,让他调拨物资来这边。
袁文宏和一干军需已经开始准备把大批的俘虏送到开封城那边去,开封城墙和附近地黄河堤坝在连年征战之下,年久失修,若不尽快修缮,恐怕会出大问题。
在大战之中,尽管伤亡比很少,可胶州营还是有一定的伤亡,各级地军官都准备在这些俘虏老卒之中抽取合适的人手补充进来。
更不要说那几千投降地骑兵,还有更多的马匹,这些是一贯人丁单薄的胶州营马军最需要的。
战场的那些尸体的掩埋,还有顺军丢弃的粮草辎重,这都需要人来做,一边是发愁俘虏太多,很难处理,一边又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有不少缺口,真是让顺军的一干官吏还有地方官难做。
好在是这一战之后,汝宁府、开封府、汝州和河南府一部分,差不多完全在山东的控制之中,而且闯王兵马的溃败,接下来河南的大部分地盘落入胶州营的手中,也是迟早的事情。
地盘大了,人口也多,田地多了,安置人的地方也就多,所以也就是个麻烦,倒不是什么难题。
旗率部投降的消息在当天傍晚传到了李孟的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