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制造局的主办和主办孙和斗和郭栋站在李孟和孙传庭的身边,随侍在一旁的只有亲兵统领黄平,其他人都是自动自觉的离开远些,看那些制造局的工匠忙碌。
“王,这个火铙已经是制造了六千杆,都是完全合格的产品,每杆火铙的都能追查到制造人,质量请放心。”
郭栋是李孟府地仆人出身。关系亲密。说话也是随便些。边上地主办孙和斗就有几分矜持了。躬身微笑着说道:
“王爷。几位大匠专门督造了水力机械。这些机械专门为燧发枪设置。也配备了专门地熟练工匠。和足够地人手。生产速度不会比滑膛枪慢。”
这燧发枪地生产和大规模生产对李孟自然不是秘密。李孟本以为滑膛枪这个是欧洲军队地标准配置。谁想到在郑芝龙定期送过来地传教士和洋商那边。知道了欧洲军队那边已经开始配备这种燧发枪。
尽管这件事对胶州营没什么影响。可李孟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维持着中**队不被西方拉开。这可是他地责任。天赋地职责。
听孙和斗和郭栋介绍完。李孟琢磨了下沉声问道:
“保密工作如何?”
边上的孙和斗连忙解释说道:
“本地的武装盐丁在外围,大营第七团就近看防,距离工场三里划定禁区,妄入者重罚!”
这工作做的没什么问题,李孟点点头,开口又是吩咐说道:
“尽快给部队列装,就按照各团的序列进行,弹药包的生产也要配套,不要落后。”
孙和斗和郭栋两人连忙的躬身答应,李孟冲着这些人摆摆手,举步向外走去,这些庶务自然有相应的官吏来做,不用太过关心,做好做错,都有相关的考核和赏罚,有规矩有自觉,这是个快要完善的体系了。
李孟向外走,齐王相也有不少的政务要做,孙传庭走出校场之后,和李孟告辞回官署办公,秘书监的主办袁文宏则是快步的跟了上来,自从李孟从齐国公自称齐王之后,负责安全这一块的亲兵统领黄平建议李孟不要骑马,尽可能的乘坐马车。
当时李孟还发了脾气,怒斥说是名目上换了变化,莫非就要享受富贵,骑不得马匹了吗?结果黄平颇为尴尬的坚持说道,如今火绳枪和燧发枪渐渐的生产推广,难保没有一两只流落民间,万一有人拿着不利王爷。
说到这里,李孟也是无奈,身在高位总有许多不得以的事情,兵器制造局为这件事专门抽调了人手制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