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说,若当真怀疑夏俨心怀恶意,她就不会和和气气坐在这里与他谈了。
*****
贺渊进来时正好赶上赵荞与夏俨各怀心事的沉默间隙。
他在赵荞不咸不淡的注视下走到她旁侧落座,在桌下将攥在手中的那张“欠阿荞‘穿叠山绫红裙一次’”的羞耻字据递过去。
赵荞以舌尖轻抵近腮齿根,强忍笑意,一言不发地接过那墨迹才干的字据收进袖袋。
两人全程都默契地避开彼此目光,动作自然,仿佛两个暗桩接头交换隐秘情报。
“夏世子,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赵荞开口提醒夏俨,继续先前未完的话题。
夏俨敛神,正色致歉再三,又道:“请赵二姑娘切莫误会,我绝没有存着砸你招牌的心思。只是归音堂杂报目下是举国同行中经营状况最好的一家,我便想当面向你讨教。此次进京前,我已请好友王崇欢搜集了归音堂这几年出过的每期杂报,认真翻阅后思索许多,悟出几分不确定对错的心得。所以……”
她知道自己的杂报是同行中经营最出色的,也知这几年有不少同行一直在暗中研判她的路数。但她以往从未想过,那些暗中观察并有意从她这里讨得指教的人里,竟有夏俨。
来自对手的敬畏与仰望,比任何辞藻华丽的夸赞更让人飘飘然。若这个对自己敬畏仰望并试图学习、追逐的对手同时又是自己仰望追逐的人物,那就不止是飘飘然了。
简直要让人膨胀到不记得自己姓甚名谁。
赵荞抿住上翘的唇稳了片刻,才勉强摆出云淡风轻的架势。
“你以为,我这份杂报之所以好卖,原因在于所载文稿极尽夸张耸动之能事,很能夺人眼目,与你家杂报上那些考证严谨的‘阳春白雪’截然相反。但你不确定这想法对不对,所以就供一篇稿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吧?”
“嗯。文稿被退回来,这证明我想错了,”夏俨讪讪垂下眼睑,“不知赵二姑娘愿不愿指教一二。”
贺渊忍不住对他投去幸灾乐祸的一瞥,非但没有同情,甚至想喝碗汤庆祝有人即将被骂个满头包。
民间常说“同行相忌”,夏俨这个请求,换个寻常人是说不出口的。
但夏俨这人从小到大做什么事都本着“探索与求知”之心,考虑事情还是更偏于治学者特有的单纯率直,并没意识到向同行讨教是件有可能被人照脸打的事。
然而,夏俨行事观念素有几分不按套路来的癫痴,不谙寻常人之间种种不成文的规矩,这事赵荞是知道的。
她半点也未计较夏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