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难怪徐知诰会那般坚持的用了辛大嫂。
只是她还是不懂,即然日子那般艰难,何苦要生那么多孩子?
但她也不好意思究根问底,又想起昨天徐知诰在动情一刻柔声说心肝再给我生个孩子的话,就有点坐不住,又说了几句话,便起身回去了。
她回去后,还是觉得暂时无法面对徐知诰,就早早睡了。
她只是隐隐约约的感到徐知诰很晚才归来,一早人又不见了影。
她早上去给白氏问安,就碰上了董氏他们,对于她长久滞怠在娘家不归,几个妯娌都是颇有微词,后来还是白氏听她们说得太不象话,就清了清喉咙,不过为示公平,她也斥了任桃华两句。
对于这几个媳妇,她也是颇为头疼,人家都是婆婆拿捏媳妇,可她的状况又是不同,她虽是嫡母,两个孩子却最年幼的,根本无力自保,徐温又年事已高,说不定哪天,她母子就失了依靠,到时谁又拿她这个乡下老太婆当回事。
其实李氏随徐温走了,她主持这一大家子的中馈,真觉得有些吃力,她问过徐温,徐温就说这点小事,你看着办吧,但是她也不知要将这权力交接给哪个媳妇,黄氏虽是长媳,但夫君已去,而徐知诰虽是大权在握,终究却是个养子,交给董氏吧,倒是挺合适的,她又怕惹徐知诰反感。
毕竟比起其它几个庶子,徐知诰看起来更为尊重她,唉,李氏也是个好命的,膝下无子,偏生照顾个养子也那般成器。
听白氏又试探着问谁乐意接下中馈,但四个媳妇谁也没吱声。
任梨姿和黄氏是知晓绝无可能,任桃华无可无不可的,董氏的心情却犹为复杂。
这几天徐知询都阴沉着脸,她也不敢问,不过想也知道,准和徐知诰脱不了干系,后来试探出来了,果然是如此。
她的夫婿处处被徐知诰压制着,根本就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象大梁政权已是临秋末晚,晋王几次相邀,共击朱氏,徐知询想亲自上阵,可是徐知诰就是反对出兵。
徐知询说,这人假仁假义的,就会收买人心,把新王笼络了不说,前些日子去视察农桑,前脚归来,后脚就有百姓上了万民书,洋洋洒洒的有丈余,要求褒奖两袖清风大公无私爱民如子的徐大人。
然后就有人附议,说是给徐大人加官进爵,可是还怎么赏,那已经是位极人臣了的,再加就得和徐温一样给个国公的爵位,和他爹平起平坐,再又有人说,就再让徐大人兼个节度使的职,真敢说,他已手握着准军,若再兼个节度使,那吴国大约一半的兵马都要落在他的手上了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