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受刑之事属实,且黄盖是孙坚部下老将,而周瑜年不过二十有余。今压他一头而不服理所当然。而且陛下乃万民之主,苍生共望。前有吕蒙投诚,今黄盖来降之事。臣认为有七八分可信,须令隐龙卫再行细细打探。”
徐庶立即摇头道:“我闻周瑜乃谦谦君子,江南之人中龙凤,岂会在临战之前为泄私愤而重责旧臣?况且黄盖虽然是江东老将,威望甚高,却非气量狭隘之人,又岂会与周瑜争风吃醋?臣认为黄盖来降之事,只有三分可信度。”
庞统摇了摇羽扇,大笑而起:“一分皆不可信。此必周瑜之苦肉计也。”
刘协不禁暗自赞叹,张辽虽然行军打仗是能手,对这谋略之事,的确不如两位智力95以上的谋士。
张辽见两位军师均认为是诈降,自己细细一想,也认同道:“应为诈降。”
刘协微笑着点了点头道:“黄盖诈降必然不假,但若只是诈降,则不足以撼动大局。诸卿以为,周瑜若想大败我等大军。该用何计?”
三人沉默了半响,不一会纷纷展开了眉头。
刘协笑道:“不若三位将各自取纸笔写上,再呈给朕看如何?”
于是三人各自在纸上写了自己的计策,递给了刘协。
刘协拆开一看。不禁大笑:“英雄所见略同耳。”
原来三人都写的是一个“火”字。张辽见两位军师跟他所想的一样,不觉也轻轻吁了一口气。
刘协又转头问向庞统道:“倘若用火计,当如何火烧朕十八万大军?”
庞统思索了一会。笑道:“其一,须用连环计;其二。须趁东南风。如果臣所料不差,这几日周瑜必另派人前来献连环计。如今我军在水中站立不稳,若是将斗舰尽用铁锁相连,铺上木板,必如履平地,陛下若事先未察其奸计,必然中计。”
刘协一阵腹诽:小样,历史上不正是你献给曹操的么。
刘协问道:“若无东南风,纵我等铁锁连船,他等也使不得火计。士元可知何时有东南风?”
庞统说道:“臣略懂天象,七天之内,应无东南风,七天之后尚不能知。周瑜才学不下我等,当知五天之内的风候,我料其必于东南风起之时用火计。“
刘协心头一阵愕然,看来演义中说的诸葛亮借东风,果然是罗贯中虚拟的,只为了增加诸葛亮的光环,周瑜原来也知天象。
想到这里,刘协笑道:“不用他等献连环计,朕自中计好了。”
张辽惊道:“陛下为何如此?”
刘协笑道:“荆州水军历来不如江东水军,如今数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