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这么大的事,不可能瞒着谢平澜。如今谢家数十口都在狱里,其中还有他的父母,不知谢平澜知道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明月悬着一颗心,简单扼要地跟谢平澜讲了讲。谢平澜听罢长叹一声,半晌没说话。
“怎么办,住这宅子的时候,我还答应谢平贞一旦有事,会照顾她的亲娘。”
现在想想,那时的谢平贞不知是不是就有了不祥的预感。
“想办法救人吧,能救多少是多少,像姨娘那样的罪不至死,新君登基在即,李家也不会杀太多的人,最后十有八/九是发卖,找个合适的人走走门路买下就是了。”
真正伤脑筋的是怎么能救出他的父母。
至于承担了李家大半怒火的谢四、谢六等人,怕是要在牢里受罪了,只要想一想李克明的手段,谢平澜就对救他们出来不抱什么希望。
第172章 允嫁
明月和谢平澜这里绞尽脑汁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却有人雪中送炭。
石安这边的变故传到京城; 杜昭听说谢家人尽皆入狱,提出来军前换将; 要以穆致尧交换谢家男女老少数十口。
消息传来,满朝文武都有些傻眼,第一反应先是不信; 然后才揣摩杜昭为什么要这么做。
自打穆致尧城破被俘; 朝廷这边一直没有断了营救。
谈判从来没停下过,可不管是拿金银去赎,还是想要交换俘虏的密州军将领; 杜昭都不为所动,显然是对穆致尧有几分忌惮,不愿放虎归山。
谢家别看人多,男丁碌碌无为; 不过仗着谢老太傅的遗泽才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如今被打落尘埃,徒留笑柄; 真要比较起来,他们的价值自然无法和穆致尧相提并论。
只能是因为杜昭念旧; 念在当初谢平澜冒着风险救他全家,现在他以这种方式投桃报李。
至于朝廷这边要不要捡这个便宜; 答应杜昭,还要看景国公父子和平南王司徒翰博弈的结果。
毕竟穆致尧是司徒翰的得意门生,他若放回来; 哪怕不再担任京卫指挥使一职,单是跟在老师身边辅佐他,便能令司徒翰如虎添翼,景国公府这边太子刚刚登基,皇位还未坐稳,未必愿意见到这等情形。
明月和谢平澜自是一直关注着这件事的进展,转眼半个月过去了,交换囚犯之事终于有了眉目,朝廷同意以谢家男女老少五十二口换回穆致尧。
这叫明月长舒了一口气。
二月底换俘成功,谢平澜打发了巫晓元前去探听消息,回来说他从负责此事的密州军官员那里拿到了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