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采用的是12人抬的轿子,再后面是跟随的宫女太监。最后是内务府送的迎亲礼,这一圈下来足有百米的距离,这还是因着迎亲当日的迎亲礼不多的缘故,迎亲礼比不得正经的聘礼,正经的聘礼早在几天前就由礼部送到了凌家,足有60抬聘礼,每一台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看的京城的百姓和来参加的外宾们咋舌,同时也赚足了皇家的颜面。不过虽然价值连城,却是一些有价无市的东西,只是把玩的死物,且每台也就摆放那么一两份,这也是这边的风俗,到了女方家后,女方家家境好的,再增加嫁妆的抬数的同时还会将其他的箱子装满,若家境贫寒的,就原样抬回送来的聘礼和加上的箱子。这样,嫁妆的抬数才不会不符合礼制。
凌家的嫁妆可谓是丰厚异常的,皇家送来的箱子和东西确实多,但是凌家备的嫁妆更是让人大开眼界,从大件的屏风到小件的首饰一一俱全,还有一箱子的股本,是凌家老爷子友情赞助的,另一箱子书本是凌唯萱自己的随笔还有钱老爷子给搜罗的书籍,凌唯萱宝贝的不得了。钱三夫人回自家娘家给她弄来了一箱子的原玉,直接切割出来,尚未打磨的,说是内务府的奴才手艺更好,省的自己弄糟践了东西,除此之外还有像是整匣的珍珠这样的东西在嫁妆里面就寻常多了,这些东西多事钱家的几个舅妈在操持,钱家舅舅们友情赞助的,而钱氏则是阻拦无果。
迎亲的队伍们到凌家的时候,由礼部的官员在凌家的大门口唱着赞歌,祝福这对新人。这时候凌唯萱的闺房内也已经恢复了喜庆,钱氏亲自给凌唯萱带上凤冠,钱家大舅妈将仆人手中的米袋子放在踏板上,凌唯萱穿上鞋子踏在米袋子上面,与钱氏及凌大爷话别,凌夫人按照程序叮嘱她:出嫁了,要恪守妇道,照顾夫君,孝顺公婆这一类的话语。凌大爷则是告诫她: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一切以夫家为主,要勤劳,聪慧等。之后,凌大爷为凌唯萱盖上盖头。这时候,前院已经传来了迎亲队伍的催婚诗了,待唱到第三首的时候,凌谦安这才背起凌唯萱将其背到大厅里面,凌老爷子和礼部的官员已经等在这里了,由礼部宣读皇帝的圣旨,然后这才在礼部的主持下告别了凌老爷子和凌家的一众长辈,再次由凌谦安背着来到外面的花轿上,将凌唯萱放到榻上,小心的叮嘱了一句,就退了下去,凌谦安和钱家的几个成年的表哥们也骑上了高头大马,组成了送嫁的队伍,一直跟随在花轿的两侧。而从凌家抬出的嫁妆尾随在后面。
从皇城到凌家的街道就一条,但是秉着太子大婚,普天同庆的寓意,队伍除了嫁妆队绕着皇城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