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和资格都足够,我也没有出面干预。
至于剩下的另一位中老小早川隆景,他知道自己只能算半个谱代,因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这样的话,信景既无法说服任何一位大老,也没有得到过半中老的支持,按照以往的惯例,他应该放弃自己的主张,然而这一次信景仿佛铁了心似的,接连召开了好几次合议,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势头。面对信景如此坚决的态度,小早川隆景首先退步了,他以年事已高、不堪劳累、恐误幕府大政为由,辞去了中老的职务,并按照石谷赖辰的前例,推荐周防藩山内一丰代替他。
山内一丰效力于吉良家数十年,是宗家的资深谱代,曾担任家中首任城町奉行,和已故的竹中重治同格。对于这个资历、威望无可挑剔的人选,无论是信景还是诸大老、中老们都不能不认同,也就立刻确定了下来。在秀景等人而言,这算是送了大半口气,可以借助山内一丰的持重和对信景的影响说服信景,即使信景不听,只要所有大老和过半中老一致反对,就完全可以按照幕府法度否决他的意见;而信景知道山内一丰多半不会支持这件事情,也加大了活动力度,联络关东诸大名向表之间施压,想趁山内一丰路途遥远、短时间内无法到任的机会,先行达成征讨朝鲜水军的既定决议,然后顺势征伐朝鲜。
虽然关东诸大名的领地都不多,但是他们领地接近幕府中枢,许多日常政务都需要他们的配合,对于中枢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大名家的嫡子,如今大多在信景身边担任侧用人,也自然会倾向于他,尤其是领武藏国八万石的平野长泰,他自觉勇武过人,又是将军的rǔ兄,如果给他更多的机会,完全可以像池田恒兴在织田家那样成长为国持级大名,因此极力撺掇奥之间的同僚们支持信景对抗表之间。
当然,作为此事的倡导人,二见光成也不会闲着,每次参与合议,他都会摆出某些情报,力证朝鲜方面的虚弱。甚至连众人担心的大明,他也表示出某种程度的轻视,认为当年大内家数十名武士就能把大名江浙一带搅得乱七八糟,甚至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可见明国的军力也不怎么样。而根据目付组的情报,他还非常婉转的提醒信景,只要发生战事,那么将军就能跳开众大老、中老的约束,直接指挥天下的数十万军势;而一旦他这个将军打下朝鲜,功业将直追京都的大御所太政公,甚至直追千多年前征服新罗的神功皇后,此后就能凭着威望,重新任命大老和中老,彻底将幕府大政掌握在手中。
渐渐的,征朝的风声在关东传扬开去,东北诸大名也搅合了进来。野心勃勃的伊达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