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把瓠子换成了南瓜。还有各种传说中的连理枝,就是由于自然原因而巧合形成的嫁接,这种记载则更早。而《汜胜之书》之后,更有无数农书对嫁接现象做出了研究。
不说前世,只说这个世界,由于诸子百家的不同走向,百家之中的农家便不像前世那般逐渐式微,而是作为一个流派单独流传下来,千百年来,自神农到黄帝,再到春秋时的农家先贤许行,农家自成一派,各种典籍虽不如儒墨道法等大家,但也蔚为壮观。
而在这些典籍之中,关于嫁接的记载就数不胜数,到了如今,这个世界的嫁接技术已经远远超过前世同时代的唐宋,几乎与现代没什么差别。
这样的环境下,襄荷想要靠嫁接赚个盆满钵满,只能说——
呵呵,做梦呢。
☆、第10章 求婚者
靠嫁接挣大钱是甭想了,襄荷也只能想着法子挣点小钱。但是,小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培育出眼前这个“寿比南山”大南瓜就颇费了她一番功夫。
襄荷年初时认识周家小少爷,知道了老太太今年要过寿,因此便留了心。首先从播种开始,南瓜果期是五至七月,周家老太太寿辰却是五月初,但这时南瓜都还是小嫩瓜,远远达不到襄荷需要的状态。
因此她只得提前育种,天稍一转暖便播种,怕小苗受冻,还专门挖了深垄,上面用草席挡风遮雨避风寒。好容易小苗长大一些,便选出十株长势健壮的苗,种在院中阳光最好的地段。终于长到适合嫁接的时候,便需更加小心伺候,尤其是刚刚嫁接的那几日,真是一点风寒也受不得,草席夜用日揭,一日也不能忘。
待得终于熬过春寒,南瓜秧开始开花坐果,便选中一个品相好的,其他都通通除去,免得消耗养分,这时候还得守着,一见能结果的雌花便除去,十株南瓜的养分全供给一个果,这才种出这磨盘大的南瓜。而那黑布的作用,自然是为了“寿比南山”四字。事先在黑布上挖出字样,由于受光的不同,挖出部分的颜色便与被黑布遮住部分不同,这才会出现宛如天生的“寿比南山”四字。
这样一个大南瓜,来来去去费了襄荷几个月工夫,此次没有与兰郎中一起去行医也是为了它。
但折腾这么久,最后也不过赚上五两银子,虽然对兰家来说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但相比小说里主角动不动数十上百甚至上千两的进项,襄荷觉得自己真是相当之苦逼。
后天便是周老太太寿辰,也该是时候将南瓜送去周府了,因此听兰郎中说要去襄城,襄荷便说要一起去,于是进城两人行便成了三人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