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红里扣。但即便如此,襄荷还是十分满足。不同于卖珍珠得来的一百两,那一百两与其说是挣来的,不如说是拿命换来的,虽然最后她和兰郎中都没事,但若重来一次,她宁愿不要那珍珠,也不想让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冒一点点风险。而这五十两,却是实打实靠她自己挣的!
她抱着银子笑地一脸傻样,心里不住地寻思跟周清柯这笔生意怎么做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但想来想去,发现自己除了专心把果子种好之外,似乎也帮不上什么忙,东西卖多少,价格定多高,这都是周清柯的事儿,她再操心也没用。
于是她也就把心思转到怎么种好果子上了。
周清柯的意思是,这法子不必拘泥在南瓜上,所有能印上字儿的果蔬都可以试试,印的字儿也可以花样多些,甚至可以按客人的要求订做。现在还没有客人,便要求襄荷先弄出几个样品来,就印上常见的喜庆字样,福禄寿喜之类,以后再按照客人要求进行微调。
一回到家,襄荷就把院子里所有长果子的植株都瞅了一遍。要想在果实上印字儿得等到果实大小基本定型,这样才能让字迹清晰。现在才进五月,大多数果子都还未成熟,个头也小,达不到印字儿的条件,襄荷找了半天,终于在葫芦架上找到几个早熟的小亚腰葫芦。
这亚腰葫芦纯粹是襄荷种着玩儿的,只种了一棵,占据着篱笆墙边的一个小小角落,长得倒是茂盛,沿着架子爬了一满架,架上挂着许多碧绿玲珑的小葫芦,迎风晃动,十分可爱。这些小葫芦大多太小,但也有形状已基本定型,可以用来印字儿的,不多不少,刚好四个。
襄荷便回屋,拿出为了印字专程买的油纸。
大量生产自然不能再用黑布那样的法子,那样又费事儿又费布,襄荷便在离开襄城前让车夫拐了个路,去买了一大堆油纸。
襄荷前世见过那种专门在苹果上印字儿的字帖,不知道是什么制成,很容易就粘上去,还不怕日晒雨淋。在苹果定型却未变红前贴上去,变红后再撕下来,这样撕下来的地方就会有很明显的白痕,白痕形成各种图案,与她之前用黑布罩着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却比黑布方便多了。
这儿当然找不到地方买字帖,襄荷只得用油纸,油纸防水,倒是勉强可以用作字帖。
襄荷在油纸上写了字,写了四张,正是最常见的“福禄寿喜”,然后沿着墨痕,用剪子小心地剪出字样儿来。待剪好后,便用浆糊将字样儿糊到葫芦向阳的一面上。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在这期间襄荷只能期望不要下雨,不然那浆糊糊的纸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