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节一不敬父母,二不珍惜食物,平日也是好高谈阔论吹牛皮的,这样的人,说出上面那番话真的只是因为重农轻商?怕她走了歪路?
联想到这几日偶然听到的风言风语,以及那奇怪地、似乎有人背后推动地传播态势,襄荷心里便有了谱。
所以她并不与他正面争辩,而是模糊焦点,掌握话语主动权,随即反将他一军,让他自顾不暇,这样也就没空来找她的茬了。
反正她说的也都是事实。
☆、82|5。02
没有人怀疑襄荷说谎。
人们总是相信孩子天性无邪,而襄荷一贯的形象也让人不自觉地相信她。更何况,她还有人证。
尽管还没有听到证人的说法,但在场之人几乎全部相信了她的话。
明明家境贫寒却假装阔绰,自己吃香的喝辣的父母却啃黑面窝窝……虚荣,不孝,这样的人居然入了书院的门,还与他们一起求学!
瞬时间,在场学子都将愤怒地目光投向了沈知节。
沈知节心慌了起来。
这与他料想的完全不同啊!
那日马车上吃了什么他早已不记得,但平日里他的一应吃穿确是比父母家人好上许多。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是读书人,是沈家一家的希望,整日劳心费脑的,吃穿好一些又如何?
但是,他也知道这只是他的想法。外人可不一定会这么想,尤其是在这对学子品德要求十分苛刻的书院。
村子里知道他平日行事的人不少,但村人没有途径接触书院的人,书院之人也没有谁会特地去他家调查,但如今经那死丫头这么一闹,一旦闹大,书院的山长们肯定会去查证,而那时……
不孝之人可是会被逐出书院的!
被逐出书院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一个读书人,若背上不孝的名声,那他一辈子的前途就都毁了!
想到那可怕的情形,沈知节面色苍白如纸,大汗淋漓而下,张张口要说什么却说不出,慌乱间眼神飘到那个子矮矮的女孩儿脸上,正正对上她的眼睛。
漆黑的眸子如淬了寒冰,冷冷地望了过来,与方才那天真无辜地神情全然不同,见他看她,那眸子里忽然闪过一丝笑意。
明明是笑,他却忽然打了个冷颤。
威胁,这是威胁!
不要再惹她,不然——
沈知节陡然激伶伶打了个寒颤,膝盖一软,眼里朝那双眸子露出哀求来。
求求你,再也不敢,我再也不敢了!
周围喧嚣的议论之声还未停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