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重,学子一方的伤亡却更加震动朝堂。
死亡的学子一十八人,其中十五人出身世家,重伤者四十九人,轻伤者三百零二人,其中出身高门大户当朝权贵人家者不计其数。
消息传到京城,满朝震惊。
朝堂之上百余人,几乎过半都能跟这些伤亡的学子扯上拐弯抹角的关系。关系浅的自然不会为学子谋划,但那些关系深的,却不得不想方设法为学子们脱罪。
但苍天不仁这样的口号,完全就是指着皇帝鼻子骂了,想脱罪别无他法,只能让皇帝自己承认自己错,这样学子以及学子身后的家族才能逃过一劫。
但是,皇帝又怎么可能会认错?
之前傅元辛案让他憋屈的不行,本来他准备忍的,但身边不断有人撩拨,又有军中势力给他吃了定心丸,于是他决定雄起一把,办了傅元辛,出一口恶气。
结果呢?气还没出尽,只不过把傅元辛给关了,还没砍头呢,那些狂妄的学子就敢聚众游街,骂他不仁?!
皇帝简直要被气死了。
看皇帝眼色的官员们纷纷请求严惩游街的学子,但书院派以及与那些学子沾亲带故之人,却纷纷指责皇帝失德,让皇帝下罪己诏,善待伤亡的学子及普通百姓,处置之前针对书院的左相等保皇党官员,以及美色祸主的李贵妃及其爪牙。
书院派们当然不是空口说白话上来就指责皇帝。自开春以来,大周已经北部已经有两个州有了旱情,旱情伴生蝗灾,如今新增流民数十万,加上前两年纷起的流民义军,如今大周可谓流民四起,生灵涂炭,而南方又隐约有涝灾的痕迹,使得形势更加严峻。
于是,书院派便把这些天灾都栽到皇帝头上,再加上书院学子暴动,书院派毫不脸红地给皇帝扣了个失德的帽子。
皇帝若不失德,怎么会有那么多灾情?学子又怎么会游街?
虽然很多人压根不信天灾跟皇帝有啥关系,但是,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商汤夏禹那样的上古圣贤尚能自言其罪,当今皇帝凭什么例外?
你治理的地儿出问题了,那你肯定有问题,管他什么天灾*。
以往君臣和睦时碰上天灾,皇帝主动下诏,臣子捧捧臭脚,大家意思意思也就过去了。但如今双方撕逼,书院派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好借口,皇帝不主动认错,那就逼着你认错。
不知道该说书院派运气好还是不好,双方正撕得水深火热时,一直饱受旱灾蝗灾折磨的云州——反了。
不是以往小打小闹的反,而是整个一州之地都被叛军占领,叛军攻下州府衙门,称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