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而语;其二,“六脉神剑”尚有剑招,而独孤求败的“无形剑气”则显然是无招的,其高下又有分别。
由此可知,独孤求败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其深不可测的武学修养。杨过可说是一代大侠了吧?可他只不过学了独孤求败的九牛一毛罢了,便已经能独步武林,可试想一下,独孤求败到底有多厉害?
“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独孤求败纵横一生,始终遗憾未有一败。
小白此时因其灵性而融合自然,破去我的真气,比破气式还要高明,虽然小白在其他方面仍与独孤求败相去甚远,但能有如此成就已是了得了!
我和霖儿坐了下来,小白见我们不理会它的抗议,只好乖乖地坐到了我们身边,摸了摸小白的毛发,对霖儿道:“霖儿,你将九阴真经拿出来。”
霖儿从怀中摸出一本书来,上书九阴真经四个纂字,我看了疑问道:“不是绢丝么,怎么变成书本了,难道这是另外一本?不可能啊……”
“别瞎猜了,这是我自绢丝上抄下来的。”霖儿娇声道。
我接过这线订本的九阴真经,这上面四个纂字写得十分漂亮,虽然有些肉,但正符合九阴之名。看着这本九阴真经,我说道:“霖儿,你可知这九阴真经的由来?”
霖儿摇了摇头,我又道:“九阴真经源于宋朝,乃是宋徽宗皇帝的一位官员所写。”
霖儿听了惊讶道:“竟是一名官员么?他怎会懂得如此高深的武功?”
我道:“政和年间,宋徽宗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宋徽宗委派一刻书之人,名叫黄裳。他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但生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杀头,因此一卷一卷细心的校读。那知这么读得了几年,他居然精通道学,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武功大高手。”
霖儿点头道:“原来他不过是汇总了古人的精华而已啊。”
我摇头道:“并非如此,他虽练成了一身武功,但还是做他的官儿。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现了一个稀
奇古怪的教门,叫作“明教”。呵呵,也就是我们明教最初雏形了。他们听说是西域波斯胡人传来的,这些明教的教徒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圣先师,三不拜如来佛主,却拜外国的老魔,可是又不吃肉,只是吃菜。那宋徽宗只信道教,听闻此时之后,就派黄裳带兵去剿灭明教,却不料明教之中高手如云,教徒们打起来又都是不怕死之辈,打了几仗,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